第741章 西域大宛马

加入书签


        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从益州到雍凉,从雍凉到关中,什么时候能够离开金钱的支撑?

        哪怕南中源源不断的运送铜矿石,成都铸币场日夜不停的造钱,都经不住刘璋这巨额的花费。

        铜币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可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远远跟不上刘璋造钱的速度。

        整个大汉朝每年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根本没有粮食供刘璋购买。

        况且因为益州百姓对于商会的信任,家中几乎没有多少余粮。

        一旦粮食陷入枯竭,那是整个益州的灾难!

        好在有贾诩坐镇成都,刘璋相信他一定能够维持好当下的平衡。

        一旦到了危机时刻,贾诩必定会提前告知。

        到了那个时候,刘璋要考虑的就不是什么时候停战,而是立刻停下征战的步伐了。

        刘璋对赤兔,沙里飞这等级别的战马自然喜爱不已,可是他并没有奢望马上能够得到。

        普通的西域大宛马才是刘璋最为迫切的需要。

        即便是最普通的大宛马,在耐力,承重,速度等方面优于凉州战马。

        可以说大宛马最本质的血统上就要优于凉州出产的战马。

        如今武锋营属于轻甲骑兵,难道刘璋不想将武锋营打造成重甲骑兵吗?

        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并非刘璋无法制造重甲,也并非士兵的素质不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马原因。

        之前因为战马老龄化严重,身穿重甲完全无法疾驰。

        即便换上了特制的轻甲,体力也无法达到最佳的作战需求。

        好在连续击败韩遂,马腾后,刘璋在战马上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可是经过反复试验,凉州战马同样无法负担重甲步兵的需求。

        刘璋想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骑军团,西域大宛马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条件。

        可惜,没有商人的下落,几乎是无法得到大宛马。

        “哎,失去了一个得到战马的机会。。。”

        大宛国距离汉朝最边缘的敦煌郡仍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在整个西域诸国的最西边,刘璋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非常困难。

        成公英心中有些困惑,没想到刘璋如此沮丧。

        “主公不必忧心,大汉朝有三大天然的马场,如今我们占据一个,威慑一个,战马自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

        成公英说的三大马场刘璋是知道的,一个是贯穿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的河西走廊地区。

        整个祁连山脉以北的广袤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繁殖马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