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加入书签


    孙毅转过头又对屠学明说:"小屠呀,你这个搭档胆子忒大。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你给我盯紧点,好鼓需重锤,你要经常给我重重地敲!"

    屠学明说:"孙书记,厉市长干得很好呀。他从部队回来后,很快进入角色,成为一个政治意识强又有经济头脑的领导干部。江南市从原来一个默默无闻的县级市,变成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市的前五名,厉市长功绩卓著,有目共睹呀!"

    孙毅说:"你别给他戴高帽。江南市的经济能有今天,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本事再大,也只尽了他个人的力量而已。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永远是人民,这一点你也给我记住了!"

    屠学明连忙说:"是!"

    孙毅又说:"时势造英雄呀,你们遇上了这么好的时代,你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你们还年轻,脚下的路还长着呢!"

    厉坚和屠学明直点头。

    送走孙毅后,屠学明也告辞走了。厉坚来到书房,打开了电脑。曲萍给他冲了一杯咖啡,说:"怎么样,老首长的话都记住了?以后要对我好点了,不然我还要告你的状。"

    厉坚说:"天地良心,我对你哪里不好了?只不过是家务少做了点嘛,你也用不着在老首长面前诉苦!"

    正说着,电话响了,是孙毅打来的:"厉坚,知道我为什么要到你家去吗?我去吃小米粥是次要的,主要是我看看你的家就知道你是不是一个好官了。不错,你还保持着部队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一个市长的家跟一个普通百姓的家没什么两样,这我就彻底放心了。假如你的家搞得像别的官儿家里一样富丽堂皇,那我就会对你打个问号了。切记,心莫贪,手莫伸啊!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官,勤勤恳恳为民,这是我对你的忠告!"

    厉坚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比这样的话语更能暖人心?他从椅子上腾地弹起来,"啪!"地一个立正,大声说:"请老首长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谢谢老首长对我的关心爱护!"

    厉坚站在长长的湖堤上。他今天穿着一身白色的休闲服,带着一顶白色的长舌瓜皮休闲帽。鼻梁上架着一副烟铁色镜框的平光眼睛,脚下是一双白色的休闲运动鞋,手里握着一根价值不菲的不锈钢钓鱼竿。他这身打扮一点也不像个市长,活像个闲得没事干的老板。

    厉坚从转业回来当上市长至今,他没有一天像今天这样,从头到脚一身名牌休闲服装,扛着一根钓鱼竿来钓鱼。他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悠闲过,可他很不习惯这种悠闲,他感到浑身的不舒服。厉坚在心里嘲笑自己:或许自己就是个劳碌命,休息一天就浑身不自在了?

    在他的脚下,是拍打着的浩淼湖水。放眼望去:水天一色,一片白茫茫。这是江南市民引以为傲的一颗明珠--尚湖。

    十几只鸥鸟在宽阔的湖面上飞翔、盘旋。湖水在风中拍打涌动,这湖面就像是一幅巨大的被揉皱了的绿绸。

    厉坚脚下的长堤叫拂水长堤。身为江南市人,厉坚对尚湖的历史十分熟悉。这尚湖又名上湖、照山湖。相传商末姜尚隐居虞山(卧牛山)时曾在此垂钓,故此得名。厉坚还记得上初中时,地理老师沈燕介绍过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尚湖留下的墨宝。其中明朝诗人沈周的《经尚湖》他至今仍记忆犹新,面对浩淼的湖水,厉坚轻声吟咏了起来: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楼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叶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舟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竞渡各先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厉坚还记得文革时,尚湖围湖造田,变成了"五七"农场。他父亲是个右派分子,被押送到"五七"农场改造。当时,母亲带着五六岁的他从城里走了三十多里路,来到这里看望父亲。厉坚依稀记得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稻田,那秧苗有尺把高,父亲背着喷雾器在稻田里打药水。他裤管挽到双膝上,拖着一双泥脚,走到田埂上,摸着儿子的头说:"围湖造田好啊。你看看这些稻田,今年我们全城的人都不用饿肚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