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七,老家来消息了,到底还是最坏的结果,外婆快不行了。

    赶到省城是凌晨十二点,回去还有三个多小时车程,时间太晚,又下着大雨,没有车愿意去,只好在省城暂住一宿。躺在酒店的床上,却怎么也合不上眼,害怕见不到外婆最后一面,害怕留下永远的遗憾。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害怕过一件事情。

    到家是第二天早上九点,外婆躺在床上,她很虚弱,动不了,也说不了话。她的眼睛半睁着,她已经没有力气把眼睛合上了。她的双眸浑浊,目光涣散,虽然半睁着,但感觉已经看不见东西了。她的喉咙里似乎卡着痰,没法顺畅地呼吸,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痛苦地喘息着,想要获取更多的空气。她看起来难受极了,可我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像守着风中随时可能熄灭的烛光。

    家里人请医生过来看过了,医生连药都不肯开,看了一眼就走了。医生说他能治病,但治不了老,你家老人不是病,老了,九十多的人啦,年纪在这摆着呢。

    大舅说外婆到了这个年纪,到了该走的时候了,就这样自然老去,是最好的结果,是一桩顺事,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尽了心就行了。他说外婆迟迟舍不得咽最后一口气,就是在等我们,她要等所有后人都到齐,等到见到所有人最后一眼,没有遗憾了,才肯放心地去。大舅走到外婆跟前,说娘呀,都通知到啦,都在回来的路上了,今天晚上都能到齐,您再等一等,您再坚持坚持,马上就全都能见着啦。

    我不知道外婆是否还能听见,我喊她,她哼了一声,我不知道她是在喘息,还是在回应我。我紧紧握住外婆的手,拿手抚她的脸,她的皮肤已经干透了,一点弹性都没有,皮包着骨头,整张脸已经彻底没有了样子。姨妈又给外婆喂了两勺红糖水,外婆现在就靠这点糖水维持着。她吃不了东西啦,每次最多就喝两勺红糖水,再多半勺都喂不进去,会反流出来,她已经没有力气吞咽了。姨妈说头几天的时候,外婆还能坐起来,还能喝点粥,只是喝完就要拉,吃进去是什么,拉出来就是什么,完全消化不了啦,再后来连粥都吃不动了,就只能喝点红糖水了。她说头几天给外婆翻身子,给外婆擦洗的时候,外婆还会喊,说不要动我呀,我身上疼啊,我好疼啊,到了这两天,喊不出来了,就只会哼哼了,估计也就今晚或者明天的事。

    晚上大家差不多都赶回来了,每个人到了都先到外婆跟前喊一声,报一声自己的名字。外婆要是意识还清楚的话,她见到大家都回来了,应该会感到欣慰的吧。

    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六岁就来到了外婆身边,可等到她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我却离她远去。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在她最需要陪伴和照顾的时候,我一直都不在她身边,甚至就连她弥留之际,我也只能匆匆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我内心的愧恨无以复加。

    外婆他们这辈人不容易,日军侵华,内战,苦日子全让他们赶上了,苦日子全是他们熬过来的。等到天灾**都结束,以为好日子终于要来了,以为终于可以安享天伦了,不曾想自己的子女又全都背井离乡,去到经济发达地区谋生,只留下老迈的自己独自照看留守的儿童。在老家,老人的赡养问题是大家都不敢去直面的问题,是每个人心中不能承受之重。没办法,内陆乡村,守在老家没活路,只能劳务输出,适龄劳力南下北上,老人和小孩留守,十里八村平日空空如也,只有春节的时候大家返乡了,才会迎来短暂的几日喧嚣与团聚。

    农村的老人没有退休一说,不管高龄几何,只要还动得了,就都还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吃喝拉撒。外婆一直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她和外公孤孤单单的,互为彼此的拐杖。外婆是个很坚韧的女人,她身上各种毛病虽然从来没断过,但她的精神状态一直还可以,她精神状态的急转直下是从外公走后开始的,外公一走,她整个人看着看着就不行了。外公还在的时候,每天好歹还有个人在她眼前晃悠,还有个人能陪她说说话,她要惦记着给外公做一日三餐,所以她自己心里就还有一股气在撑着,可等到外公没了,她眼前再没有人晃悠了,也没有人陪她说话了,她也不用再惦记着给谁做饭了,所以她心里的那股气一下子就泄了,那股气一泄,她整个人的精神也就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