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后的晚餐

加入书签


    我和她拿着大红的结婚证出来,一起跨过朱门下那个高高的门槛,她的鞋子被绊掉了,弯腰捡鞋的时候,上衣口袋的硬币又滚落了满地,乐得她咯咯咯的笑声如铃。回去的路上,她坐在自行车后边,乒指头戳我。我和她大学毕业两年,同在一家工厂里做事。

    新房是租赁的一间农舍,窗扇儿在风中吱呀摆动。我对她说,一年后,我也要为咱这间小房写篇东西,你说题目该叫啥。她出口使说:《陋室铭》。于是,我吹着口哨儿爬上爬下地刷墙,她唱着歌儿,仔仔细细地糊窗。秋雨连绵的口子里,屋顶漏雨,滴答滴答落在搪瓷脸盆里,门脸儿上的大红喜字在雨水中泅得透湿,黑红的水迹蜿蜒移动,似一条条蚯蚓在拱咬我的心,也就在那一刻,我心里埋下了赚钱的誓言。我负疚地回过头看她,却听见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那时候,她和我的家当只有书籍,她跟我争的是那只书架,我跟她争的是那张书桌。

    隆冬腊月里,陋室四壁透风,门窗纸刮得呼啦呼啦响,早上起来,茶杯里的水竟也结了薄冰,她把冰凌嚼得咯嘣咯嘣地响,说我们省了冰箱也省了电钱,说我再不起来吃就惯坏了她独食的毛病,拖拽着我起床,陋室里嬉戏的笑声一片。那时候工薪收人低微,日子粗茶淡饭,她没有时装,没有首饰,一家人甚至没有正经下饭馆吃顿像样的饭。我说,以后有钱了,咱去买套新房天天包饺子。她说以后有钱了,就去香港旅游坐一回飞机。那时候,我们相信,冰箱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结婚三周年那天,细数了我悄悄积攒的小钱,终未凑够,是向朋友借了点钱,为她买回了那枚戒指。她满脸心地惊喜,问我哪儿来的钱。我说我一天一天地攒了三年,它也就迟到了三年,她说她一天一天地等了三年,她也就幸福了三年。我为她戴上了戒指,她为我流下了眼泪。那天晚上,陋室里亮着三支红烛,她满世界地翻找到那本书,温暖的烛光里,她动情地念着《麦琪的礼物》给我听。那一夜,月光把窗纸映得白光光的,她把书放在枕边说,人间的美丽不在贫富,是在没钱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美丽动人的故事,我感动得睡不着觉,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那时候,我和她觉得,除了没钱,我们什么都有。

    后来,我们就真的有钱了,也真的买了好大的新房,周末坐在酒楼里吃饭,旅游坐飞机去了香港。那时候,她在一家外企做市场部部长,我在一家合资公司做销售部经理。记不得从哪天起,也说不清为什么,然而感觉来得却是那样的真实和无奈,她和我一步一步地走近了那“最后的晚餐”。终于,她坐在茶几的一端,我坐在茶几的另一端,像两个商家,在为一桩生意谈判。光光的茶几上,孤零零的是那枚过时的戒指。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那间陋室如今是否安在,那门脸儿上的结喜字怕是早已在风中飘落,那个滴答滴答接雨水的搪瓷脸盆呢?记得是搬家时送给了房东,有着《麦琪的礼物》的那本书,也记不起丢放在了什么地方。

    她和我默默无语,一前一后跨过朱门下那个高高的门槛,这一次.她的鞋子没有被绊掉,也没有了她咯咯咯如铃的笑声。

    朱门外的梧桐树下,当年停放辆自行车的地方,停放着她的桑塔纳,当年我为她买奶糕的路口,停放着的我桑塔纳。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