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相处(四更,米赛赛和氏璧+1)

加入书签


  摊开在石桌上的宣纸上墨迹淋漓,还湿着。

  谢姝宁提着笔,等图兰说话。

  图兰凑近了方轻声道:“奴婢听到了淑太妃的名字。”

  “嗯。”谢姝宁温声应了,眉眼弯弯望向远处,口中道,“晚些回去了再说。”

  虽然今日跟来的人里头除了她身边的图兰跟玉紫外,便只有皇贵妃派来的几个,但这群人,谢姝宁也不全信。即便是皇贵妃亲点了的人,她依旧不敢掉以轻心。这宫里,行差踏错,只消一步,就完了。

  隔墙有耳,在这四面通风之处,又哪里还能有秘密。

  谢姝宁让图兰退下,侍候在一旁,她则站在桌前,举目望着远处的皇后一行人。

  她笔下的图,亦是皇后身处的那块地方,只少了几抹身影。她画着画着便发觉,那是块好地方。若非站在高处,寻常是不会发现的。而如她这般站在高处瞧见了,却也无法听见她们私下里在谈论什么。

  这般一来,这地方就成了谈话最保险的地方。

  可其实,皇城里,又哪里真有保险的地方。

  肃方帝的人,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汪仁的人,还有各宫主子的人。林林总总相加,怕是数也数不清。这群人躲在暗处,就像是夏夜里的吸血的蚊虫,总在你丝毫没有察觉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叮上一口。

  痒得很,越抓越痒。

  谢姝宁提笔蘸墨,嘴角笑意渐浓。

  皇后到了这种节骨眼,莫非还妄图同淑太妃交好?若这是真的,淑太妃到底许了她什么?

  她不由想起了如今仍住在谢家的三堂姐,三堂姐夫同是李家的人,皇后在家时,同他们可熟识?

  李家又会不会在打什么主意?

  她倒是隐隐约约从长房三伯母时而难掩得意的话中,听出过点东西。肃方帝似乎有意扶持谢家。这些年来,几家衰败几家欣荣,有人倒下就有人站起来。但这些原本同谢家都没有什么大关系。

  谢家一来没有什么功勋,二来真比较起来,资历仍算浅薄。

  若没有那些姻亲的裙带关系,谢家根本算不得什么。

  谢二爷活着的时候,入驻内阁,成了首辅,倒也算光耀门楣,可即便是那时,谢家也还是比不得李家、燕家、万家、梁家、温家这样的人家……这里头,温家最末。而谢家攀上的最好关系,是梁家,其次则是温家,再一个是用孙女联姻的李家。

  如今,谢家同梁家的关系也不过寥寥,同温家也是温温吞吞,来往鲜少,至于李家,就连谢姝宁也看不明白。

  她唯独能肯定的是,谢家短时间内,怕都是起不来的。

  可若是肃方帝想要抬举谢家,那事情就不同了。

  京里的世家勋贵之间,需要制衡。

  肃方帝也要拉拢只站在他身后的人。

  延陵白家,也是好人选。但白家的根在延陵,断不会北迁。

  于是,白家在肃方帝的心里,大抵就没什么大用处了。

  看来看去,京都的几门,果真也还是谢家比较靠谱。

  有皇后在宫里的李家,是不是提前察觉了肃方帝的意思?

  谢姝宁握紧了笔管,站在那里,定了半晌。

  肃方帝果真有些不同了。

  按理,他如今该好好韬光养晦,等膝下的几位皇子年纪再大些,再大动。但他显然已经等不及了。庆隆帝时期,他也插手朝政,可底下的那群人,仍多半是庆隆帝的喜好。

  所以谢二爷一死,肃方帝便抬举了才回京没多久的谢三爷。

  于他看来,谢二爷死了兴许还是桩好事。

  同理,谢姝宁的父亲谢六爷,也难得肃方帝的欢心。

  谁都知道,庆隆帝临终的那一段日子里,谢六爷可比大太监汪仁还得宠。这样一个人,肃方帝瞧见了,难免记起故去的先皇,心头焉能畅快。

  由此可见明年谢元茂想要起复,谋个好缺,并不容易。

  谢姝宁想起这些事,忽然兴致缺缺,下笔时也就不由虚浮了些,坏了一笔,遂坏了一幅画。

  她就唉声叹气地将画给撕了。

  玉紫跟图兰都不懂作画,见她猛然间将画了大半的画撕了揉作一团,不由轻轻惊呼了声,道:“小姐,好端端地怎么给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