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好戏在后头-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就是类unix系统的命令行工具强大之处了。系统管理员,或者技术人员想要实现什么功能,直接通过特定的命令就能完成,甚至可以直接在终端里面编写代码,直接执行。

    在wdows下,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通常都是使用软件进行操作,要是没有完成这样功能的软件,可能还要另外编写。

    当然wdows下也有dos命令,但是dos命令功能并不强大,相当于被阉割了的unix命令,很多有用的功能都没有′要想使用,智能编写工具软件。

    将正常的连接记录过滤之后,留下来的记录便相对来说比较少了。

    丁华辉再次将十分钟之前的记录全部过滤,只留下十分钟之内的。

    经过三番两次地这样过滤,他便得到了一份最终的记录结果。

    他首先检测入侵记录,看看对方是否已经通过什么漏洞突破了他们的防线,进入了系统中间进行肆意破坏。

    最终的检查结果是否定的,根本没有对方入侵的痕迹。

    他过了一遍惊讶地发现,里面的记录,看上去似乎都像是正常的,根本没有什么异常记录,也没有什么异常ip

    不可能,肯定有哪个地方没有看清楚。

    丁华辉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检查了一遍。

    不得不说,丁华辉的耐心非常好,可能是他知道,要想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不得不耐下心来,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他反复过了好几遍之后,终于有所发现

    我靠了丁华辉忍不住说道,一个数据包这怎么可能

    他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异常之处仅仅只是一个syn同步数据包

    syn即同步的意思,这个数据包,是在要连接的双方在进行三次握手的时候,申请方向服务器端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

    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包,就是网络上常见的tcpip协议用来传输的数据包,其名称为ip数据报。

    在这个数据包的头部,有一个被称为首部的固定长度,总共是20字节,这是所有数据包都有的共同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信息,按照32位也就是4个字节为一段,前12个字节,包含了诸如版本长度标识片偏移等信息。而最后八个字节中,前四个字节是数据包的源地址,也就是发送方的ip地址,后四个字节,则是目的地址,即接收方的ip地址。

    这个首部就如同是一封信的信封一样,在上面标明了这个数据包进行流动的所有信息。每一个包都包括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数据才能顺利传输。

    丁华辉所分析到的这个数据包,就是这样一个包。很小,几乎只包含首部结构,后面的数据部分竟然为0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空信封。

    也正是因为如此,丁华辉才发现它的异常。

    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空信封,而是一个经过了精心设计的空信封。

    丁华辉使用编辑器工具,经过仔细分析之后发现,这个ip数据报首部前12个字节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怪就怪在后面八个字节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竟然是相同的

    这是什么攻击方式丁华辉看到这个记过之后,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性质的ip数据报。

    让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相同,会让openbsd重启

    李玉山也一直在旁边看着,他看了一下这个地址之后,心中一动,道:这个地址,是我们服务器的ip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