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加入书签


  林辰急忙回到办公室,从抽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明材料,冲到楼下。

  小曲已经等待在楼前。不一会儿,徐胜涛下楼上了车,便向县城赶去。

  林辰从后视镜看去,徐胜涛闭着眼睛靠在后座上,看来非常疲惫。

  林辰打开手机,搜索到李莉发表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内容和自己掌握的差不多,《情况说明》可以完全涵盖。

  林辰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无奈。他不由地想,像李莉这样毕业就进入象牙塔里内的所谓学者们,工作中从来没有真正走进田野和农村,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用上帝视角先入为主看待他人。他们坚持的一些东西,不过是自欺其人罢了。

  林辰给李莉发了一条消息:“我说过,你会后悔的。我会要求你道歉,我的反击马上开始。”

  李莉回了一条消息:“静待反击,迫切想领略县乡干部们的舆情应对水平。”

  林辰狠狠地按了一下,把信息删除了。

  小曲把车开到县政府领导办公楼下。徐胜涛匆匆上楼,到了王亮办公室门口,敲了一下门,然后直接推开。

  王亮看着徐胜涛急乎乎的样子,不满地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芝麻大的一点小事,你至于这样心慌意乱吗?”

  徐胜涛说:“我的县长唉,你是真不知道这种自媒体的厉害,还是假装不知道?”

  王亮笑道:“你是不是听了点什么风声?”

  徐胜涛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宣传部第一时间报了张书记,张书记有点恼火。”

  王亮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准备的说明材料呢?”

  林辰急忙递上说明材料,王亮细细读了一遍,说:“不错,这材料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再加上那两个矿工的证词,更是不容易反驳。你回头把这个说明发给张书记,向他解释一下。”

  徐胜涛说:“还是由市委办转报比较好。”

  王亮一挥手:“随便!咱们到对面会议室吧,一会儿张部长就来了。你呀!以后要沉得住气!”

  徐胜涛和林辰到了会议室,一会儿功夫,宣传部长张科昆、副部长文忠诚、新闻科长郑伍、政府办公室大数据科科长姜洪刚都到了。

  王亮开宗明义:“昨天晚上,宣传部通过舆情监测工具,发现一宗针对我县大山镇青山矿的舆情,张书记在外地出差,他非常重视,委托我召集大家开会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张部长,你先说说吧。”

  张科昆部长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每个人都成了互联网中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现在,好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越来越慢,而负面消息传播速度却很快,正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昨天晚上发现青山矿舆情后,我们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规定直接向张书记作了汇报。这是我县首例由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舆情,目前还属于潜伏期阶段。但随着更多网民加入传播,这种负面信息的传播面将会更广、引起的后果将更严重,恐怕能达到失控的局面。”

  姜洪刚说:“王县长,网络舆情的发展,我们一般将其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4个阶段。我们的意见是,目前要加强监控,暂时不予理睬,因为此时关注它的不多,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进行说明或反驳,反而会被炒成热点,让它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在加强监控的同时,建议尽快联系上发贴了删除帖子,这样就可把对我县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文忠诚说:“王县长,我向您汇报一下,这名叫李莉的记者,是省城报业集团下属千情网的特约记者,其真实身份是省城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的老师。前几天,我们获悉李莉准备在千情网发表这篇稿子时,迅速联系了大山镇的同志,一起到省城报业集团做工作,千情网同意不予发表。谁知这个记者是杠头,领导越不同意发,她越要发,最后竟然在自媒体上发表了。”

  王亮问:“能否再联系省城报业集团,请领导出面,让她删除帖子呢?”

  文忠诚摇了摇头:“昨天晚上我便联系了省城报业集团的韩副总编,据他讲,因为千情网撤回了李莉的稿子,李莉一气之下,放弃了千情网特约记者的身份,目前其发稿身份应该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我们去省城时,林辰主任也与李莉进行过当面沟通,这个人很难被说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