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自然是对大越规制的进一步破坏,但舍此之外,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什么良法能缓解楚山粮秣难题?

        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在荆江两岸设置军事屯垦区,也有助遏制洞庭湖寇的肆虐。

        最终在七月底,周鹤、高纯年等人在徐怀提出的折中方案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同时楚山在鄂州府北部的千汊浦侨置南蔡县招揽流民围湖造田,南蔡县衙归属楚山行营遥领,推荐官员主持县政及围田、募兵等事,但需要接受鄂州府的监管。

        同时还约定,在中枢能承担楚山行营的粮秣缺额之后,南蔡县需要即行撤除,原南蔡县临时安置的将卒及家小,要么迁往楚山在荆襄以北的戍区安置,要么转由荆湖北路兵马都部署司接收。

        进行如此限制,周鹤等人还是想着将不得不临时恢复的军镇制度,限制在与敌军接战的区域——

        …………

        …………

        八月上旬,北地已悄然入秋,但长江以南还是酷热难耐。

        徐怀辞别建继帝离开建邺。

        考虑到荆江段(长江中游)水路不太平,徐怀于池州境内                    池州境内就渡江北上,先到枞阳,再在两百甲骑的簇拥下沿着淮阳山脉南麓的道路赶往汉川;韩圭则持侨置诏书,随同王番直接前往位于荆江南岸的鄂州府城江夏,去见荆湖北路转运使孔昌裕等人,具体接洽侨置衔接之事。

        徐怀八月十二日回到双柳庄,此时距离他离开已经过去二十日,但就在当世一切都需要车马联络的环境下,这么短时间内谈妥侨置之事,取得诏书返回,已经可以说是神速了。

        要不是徐怀亲自前往建邺,要不是建继帝紧紧盯着,整件事拖个两三年都未必能有回应。

        此时贼军已从渡口撤走,却非范宗奇率领八百选锋军甲骑强攻所致。

        徐怀离开汉川之后,位于汉水西岸的汉阳城就被洞庭湖寇攻陷,史轸最终没能如期返回舞阳,而是选择留在汉川坐镇,确保这里不出一点纰漏。

        有八百选锋军甲骑在此,哪怕是下马作战,强攻四千贼军守御的渡口,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范宗奇、周景等人或者还是较为纯粹的军事将领或情报官员,史轸却是要从利于侨置这件事,通盘权衡在汉川的部署。

        楚山直接辖管的丁口太过有限,却又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常备兵马,防范京西、河洛之敌,很早就有权在荆襄招募青壮为卒,但楚山实际所行的征募兵制,与纯粹的募卒有所区别,一直都没有在荆襄大肆招募青壮编入营伍。

        而这一次,史轸并没有急于使范宗奇等人率甲骑下马作战,强攻渡口,除了在双柳庄以北择地驻营,堵住贼军从小鹤岭北部西进的通道外,一方面调许凌所部水军将卒南下,一方面以励锋堂的名义,从汉川等地征购船舶,同时以楚山行营的名义,大举招募附近村寨的底层青壮,源源不断的汇聚到渡口以西的大营之中进行操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