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双璧,班师回朝

加入书签


(元熙十六年,春三月,大胤皇都)

 凯旋的金戈铁马踏破了京城的宁静。

 据说全京城欢欣鼓舞,庆贺太子殿下和三皇子殿下的凯旋。

 太子明昭和三皇子明伦引着班师的御林军,以及小部分回城换防的军队徐徐从玄武门入城,铁甲雄风,兵容浩荡,威风凛凛自北朝南纵穿京都。他们回城卸甲换马,再沐浴修易容换冠带后,便风尘仆仆地上殿复命。

 这一战,令原本战战兢兢凄凄惨惨的大胤皇都,登时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其热闹程度远远超过过年的时节。大街上,虽然被御林军开了道,但道路两边,尽是踊跃相盼的老百姓,无数少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来看她们心目中的皇子双璧。

 宫里也登时热闹起来,各宫的宫人娘娘们也正翘首以盼前殿传来的好消息。

 其中最忙碌紧张的,自然是皇后的碧坤宫和淑妃的玉衡宫。天刚亮,两宫里便忙碌起来,娘娘们梳妆打扮,宫女们扫洒庭院,张灯结彩,筹备各类吃食宴饮之物。

 周施施过去战战兢兢缩头缩脑,是碧坤宫食物链的最底端,但自从上次为皇后立下大功后,她开始得到皇后和宫人们的抬举,皇后交办的差事也越发多了。

 所以待到开春之时,周施施居然慢慢成为了皇后身边陈嬷嬷以下最得力的掌事大宫女,而且既然她又有皇后外甥女的身份加持,是以碧坤宫所有的宫女们经过她的身边时,都会略略行礼:“周姑娘好。”

 这一日看着宫里宫外忙忙碌碌,周施施却闲下来,坐在廊下。

 她默默地盘算回忆这一轮听闻的战事,多少次夜半三更的紧急军报打碎了美梦,多少次濒临绝境的慌张,多少无法想象的血腥与残酷,都在宫里宫外只言片语的传言里,破碎得难以拼接。即便如此,那前线的英雄热血,传奇故事,依然令她神往。

 她又默默盘算了一遍,这朝堂上下,太子背后的兵部、吏部、礼部势力,和三皇子背后的工部、户部和刑部势力,一方是世代簪缨的门阀大家的地盘,一方是寒门士族乃至商贾的势力范围。对于周施施而言,两方势力越势均力敌越好,若是皇后与太子的势力太强,那自己寻求自由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机会,若是皇后和太子倒台,那她周施施可能会被殃及池鱼。

 但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一介小宫女,可以做的事情太少了,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若是生来是男儿就好了。”她轻声地自言自语了一句。

 宫女小翠娥路过她身边,恰好听到这一句话,便俏生生笑起来,大声笑闹道:“你们听听周姑娘才刚说什么?她说,若是生来是男儿就好了!”

 “施施妹妹,如果你此生是男儿,那你娶姐姐可好?”

 “哈哈哈哈哈。”宫女们笑成一团。

 皇后坐在窗前的榻下,已经望着周施施坐在廊下的身影望了多时。

 突然听见小翠娥的笑闹,手里的茶盏不禁洒了一桌。

 她并未理会茶水,只是捂住了胸口,面露痛苦的神色。

 陈嬷嬷站在皇后身后,也未理会桌子上到处奔洒的茶汤,只是幽幽叹了一口气:

 “娘娘……奴婢只担心,有一日,您再也控制不住她了,也控制不住自己了。若到那一日,娘娘又将如何自处?”

 她幽幽叹息完,抬头间,只见周施施从廊下站起了身,似是听见屋内茶碗倾倒的声音似的,从窗子的缝隙里向屋里投过来一瞥。

 不知为何,陈嬷嬷觉得这一瞥的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锋利。

 正在此间,外面锣鼓声齐鸣,有小太监拍着手跑进来笑道:

 “给皇后娘娘贺喜!”

 话音未落,皇太子明昭,一身劲装马靴外罩御赐赤金蟠龙袍,神采飞扬地出现在前殿。

 皇后、陈嬷嬷立刻起身,前往前殿迎接。

 这一日的太子,时隔三个多月,已经显得比离京之日精壮干练得多,眼神里有被边塞风雪淬炼过的神气。

 他一见皇后,纳头便拜,抬头喜气洋洋道:“母后,儿臣已经得胜归来!”

 皇后赶紧把明昭拉起来,拉到位子上坐下,细细摸着明昭的头,细细看了看眉眼,摸了摸冻得皲裂后结痂的耳朵,心疼地说:“我儿受苦了。快来跟母后说说,你那些在前线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