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父亲的认可-第2/2页

加入书签
    有了目标以后6号车的速度提高了不少,唐云依旧驾驶着L18机甲载秦水雁走在前面。一方面是为身后体型庞大的陆战车开路,另一方面也是熟悉机甲操作。

    神经元机械联结接口有个重要指标——人机同步率。

    这需要机甲士长期训练,训练神经系统的能量承载能力,神经元生物电流的释放强度,机械控制精度。

    让自己的小身体去适应控制巨大机甲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这个“困难”在唐云的眼里反倒不算什么,事实上唐云根本就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困难的存在。

    一切都非常的顺理成章,所以他已经把驾驶机甲当作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就跟控制自己身体差不太多......

    可他从没想过,那个微型光能引擎已经在他后背上稳稳的运转了小两年。而且【铁体】这种近战结晶基本就是完全依赖着联结接口驱动的,每一次激发【铁体】对于他的神经系统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锻炼。

    可天启集中营的人体实验项目又是什么?那可是为了测试人体对光能的承受阈值!反复实验、反复折磨的同时也是反复的进行着生死一线的极限训练。

    不然唐云怎么可能第一次摸上那台小型机甲就能在天启集中营里到处撒欢?

    反观他曾经参与过的两次机甲战,在柯米娅星地表,依靠机甲动作编程一对三的时候,三架机甲里为什么只有其中的一架拥有光构结晶?还是不入流的D级【光锤】?难道天启这种超级势力会买不起几枚结晶?

    之后登陆蛮荒星K5,铁盔团的四架机甲里也只有其中的一架拥有结晶【奔雷】,铁盔团再穷也不可能缺光构结晶的,毕竟有那个埋着92架机甲的“机甲墓场”,他们可以随时去“挖坟”。

    所以,这并不是缺乏结晶造成的,而是由于机甲士的原因!

    控制光能引擎同操作机甲相比可要难出太多了!

    而且也没有人会抛开机甲去操作引擎,只有那些神经系统承受能力够强,在操作机甲之外还有余力控制光构结晶的优秀机甲士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唐云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已经把控制光构结晶练习到颇为顺畅以后才刚刚接触机甲,所以才会有眼下这种顺理成章的错觉。

    当然,虽然学习操作机甲没有难住唐云,但他这时候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虽然他的能量承载能力和神经元生物电流释放强度都足够高,但他的机械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差。

    为了对付路上的突发事件,他必须尽快的训练自己。与此同时唐云还要时刻留意雷达上的动向!

    越是深入战术区域中心地带那些互相火拼的佣兵势力就越是常见,而整个6号陆战车上能打的人就只有不会开枪的唐云和秦水雁,他既要避开生化兽,也要躲开那些躲在丛林里的各路佣兵、海盗,这可不是个容易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