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儒赶至京城

加入书签


    对啊,自己不能给皇上施压,但是这些臭酸腐儒可以啊。

    而且,他们的名声足够大!

    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给他们三分薄面。

    “得好,我喜欢。”汉王哈哈大笑起来。

    再望着那幕僚:“还有呢?”

    那幕僚见汉王也觉得不错,便继续侃侃而谈:“江西的吴与弼,浙江的湛任章,都是名满下的大儒。”

    “要是将他们请来,三位大儒足以给皇上施压了。”

    幕僚口中提到的吴与弼,乃是明初程朱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同样也受到下人追捧。

    而湛任章,亦是如此,声名绝不会比吴与弼更差!

    “吴与弼我听过,以前洪武爷经常提起。”汉王道。

    幕僚呵呵一笑:“所以,汉王,您怎么看?”

    汉王咧嘴一笑:“那就派你去把那三位大儒请来,你能请得来吗?”

    幕僚拱手道:“只要将消息传到三位大儒的耳中,他们自然会赶赴京城!”

    “好!”

    ……

    汉王迫不及待想要借此事做文章。

    消息以极快的速度,迅速传到了山东境内。

    山东境内的学子们,原本还听太孙努力降低盐价,而对太孙十分欣赏。

    可现在听闻他竟然要修改大明国策,顿时不由觉得十分荒谬。

    “太孙此举,简直荒谬啊。”

    “就是,这样的做法,岂不是违背祖宗,违背苍吗?”

    “大明富有四海,何须掠夺他饶东西?”

    他们纷纷着,消息越传越快,便直接传到了山东大儒郑守东的耳郑

    山东乃是孔子故居,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而郑守东的文化造诣,早已经达到了巅峰。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教书,而是独自居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中,了却残生。

    在得知这件事情后,郑守东忍不住看向了京城的方向。

    他喃喃道:“修改大明国策……”

    “那位太孙殿下倒是敢想,可惜却是昙花一现,不可实现啊。”

    “老夫三受洪武爷请出山,自始至终未曾给大明出一份力,如今垂垂老矣,是该赶往京师一趟了。”

    苍老的声音,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风烛残年,已是没几年好活了。

    但是他的名声,却是极大。

    当即从破草席中爬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出了茅草屋。

    ……

    江西抚州崇仁县,吴与弼正在这里讲学。

    他乃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将程朱理学向内省化的人物,在当时名声大噪,受无数读书人追捧。

    在他的讲台之下,端端正正坐着数百名学生。

    这数百名学生,无不头戴儒冠,恭恭敬敬地听着讲学,如痴如醉。

    可也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官员,与吴与弼了几句之后,吴与弼顿时神色一肃。

    他是程朱理学代表性人物,最讲究的就是地君亲师,讲究祖宗之法不可违!

    而太孙如今竟然妄图修改国策,改变大明怀柔之策,向外扩张!

    这不能忍!

    一旦太孙此举做出,那么下人都会有样学样,违背祖宗之法,那么下会乱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