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大清忠诚,日月可鉴,铁骨铮铮,你若不信,可以去告发我!

加入书签


    王六带走了50名全副武装的灶丁,乘3艘船离开了苏州府。

    江北起事,从一开始的3000余人,转战到最终仅剩200人,投奔到了李郁麾下。

    淘汰率高达9成多,可谓残酷。

    他们的鲜血,让李郁验证了一个关键猜想。

    随机征募一批贫民,配备好合格军官,是可以速成火器军队的。

    同等兵力规模下,

    和普通绿营兵(汛兵,营兵)作战,赢面很大。

    和精锐绿营兵(提标、督标)野地作战,赢面不大。

    还可以担负城防、治安战的角色。

    这就意味着,将来一旦大规模创业,攻城略地后,精锐李家军不必分散,可专心担任野战军队的角色。

    根据军史经验,野战军一旦担负了治安军的角色,战斗力就会迅速下滑。

    李郁不希望在紫禁城敲钟之前,军队就失去锐气。

    还有反复阵地拉锯战时,可用速成火器军队顶上去,和清军打消耗战。

    只要后勤给力,损失一批就可再补上一批。

    步兵军事领域的尝试,已经逐步闭环!

    正在他沉思其他问题的时候,林淮生来了。

    带来了他此次作战的心得总结,当然了,不是他自己写的,是口授,旁人代写。

    他虽然在岛上接受了一些扫盲教育,认识了几百个汉字,但不会写。

    算是达到了李郁的最低要求。

    统兵在外作战,起码看的懂军报。

    “淮生,我给你找个识文断字的女人吧?以后,再写汇报就方便了。”

    “属下听主公的。”

    “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属下是个粗人,只知道主公给我安排的,一定错不了。”

    李郁笑了,过两天让胡灵儿关注一下此事。

    如果可以的话,从自己的义女当中挑选一个。

    年龄不是问题,成功男人从不介意年龄差距。

    林淮生的地位很关键,李郁准备把麾下的陆上武装力量大部交给他统帅。

    只有近卫军团,必须是自己亲领。

    ……

    “淮生,我准备开设一所步兵士官学校。你挑选300人,作为第一批学员,要求是打过仗,见过血,冷静型的。”

    “主公放心。”

    送走了林淮生,李郁信步由缰,在西山岛上散步。

    太湖茫茫,若是天气晴朗爬上山峰能看到十几里外。

    环岛游弋的小型巡船,白帆点点。

    “千里镜。”他伸手道。

    亲卫连忙奉上,随即后退一步,保持沉默存在。

    镜头里,远处偶尔还是有商船的踪迹。

    这让李郁皱起了眉头,有一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不爽感。

    “备船,去知府衙门。”

    一个时辰后,抵达府城盘门。

    亮明身份,城门官立马开启水门,并且单膝跪迎。

    李大官人的牌面,就是这么大。

    盘门比较特殊,是水陆城门,船只可以直接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