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笼络荀彧

加入书签


    刘琦听到荀彧的话,眼中掠过一丝惊喜,脸上却神色如常,拱手道:“在下刘琦,表字伯瑜,见过荀兄。”

    荀彧微笑道:“刚刚听到伯瑜的文章,体裁别具一格,文章主旨又直抒胸臆,在下佩服。”

    刘琦很是谦逊,摆手道:“诗文道,不值一提。”

    他话锋一转,问道:“荀兄是荀家高足,在下久仰大名。只是兄长在朝中担任守宫令,怎么有闲暇来龙门山呢?”

    荀彧一副郁闷模样,叹息道:“正如伯瑜文章中提及的,兴亡百姓皆苦。现在朝中乱成了一锅粥,地方上又各自为政,看着太糟心。闲来无事,到龙门山闲逛解闷,没想到碰到了伯瑜。”

    刘琦道:“局势虽然糟心,可是我相信,总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荀彧沉声道:“伯瑜太乐观了。”

    刘琦耸了耸肩,道:“悲观是一,乐观也是一,与其郁郁寡欢,忧心忡忡,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事。毕竟现在的政局,你我都解决不了。”

    “做不到,就自暴自弃吗?”

    “不!”

    “要做好分内之事,时刻准备。”

    “我一向认为,匡扶汉室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做,是我们去做了才有希望匡扶汉室。先贤曾了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刘琦一副乐观模样,很笃定的道:“只要有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勇气,必定能闯出一条路。”

    荀彧听完后愣了下。

    他快三十岁的年纪,才华出众,满腹经纶,一出仕就在朝廷的中枢担任守宫令,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人。

    恰是如此,他看到很多人。

    也见过很多争斗。

    即便如此,荀彧看到现在的时局混乱,内心也是悲愤无奈,没有刘琦看得开。

    荀彧看着刘琦,心中惊叹。

    之前在洛阳,他听到蔡邕对刘琦的赞许,也知道了刘琦的诗文造诣,知道刘琦诗文双绝,只是荀彧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吟诗作赋对治国没用。

    现在,荀彧才知道眼前的人不简单。

    荀彧一脸钦佩的神色,拱手道:“伯瑜的一番话,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论及境界,我不及你多矣。”

    刘琦谦虚道:“荀兄过奖了。”

    荀彧话锋一转,询问道:“伯瑜是乐观派,你认为从个饶角度,应该脚踏实地,在下也认同。只是下混乱,你认为该怎么改变呢?”

    刘琦道;“朝中混乱,董卓势大,唯一改变的机会,是从外部兴兵,讨伐董卓,拨乱反正。”

    荀彧眼中多了一抹精光,有些迫切的问道:“确定吗?”

    刘琦回答道:“我认为讨伐董卓的事情,快则两三月,慢则三五月,必然有地方官员起兵讨伐董卓。届时,格局又会大变。”

    荀彧眼神更是明亮。

    这等于是刘琦对时局的推断。

    荀彧觉得这一次碰到刘琦,很是值得,再一次问道:“按照伯瑜的判断,讨伐董卓能行吗?”

    刘琦摇头道:“不行!”

    荀彧问道:“为什么?”

    刘琦回答道:“目前下官员,年迈的就不了,没有讨伐董卓的斗志和胆魄,只能靠年轻一类。这些年轻一辈的缺中,袁绍、袁术和曹操是翘楚。”

    “诸多的官员,唯独袁绍、袁术和曹操影响力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