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新的一年,各方情况

加入书签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

    这一日,延绥镇、陕西镇降瑞雪,似乎映照着新的一年,将会有一个好兆头。

    虽然北地的气有些寒冷,但却丝毫影响不了军民百姓们喜迎春节的心情。

    在整个榆林城内,充满着浓浓的过年气氛。

    各条大街巷张灯结彩,鞭炮声也是不绝于耳,唱戏曲的,街头卖艺的,对舞狮子的,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使得城内热闹非凡。

    自刘博源接手榆林城后,整个城池的发展可谓是翻覆地。

    原先在城墙边角的那些地窝子、帐篷、藏,还有随处可见的鸡圈鸭圈,还有那坑坑洼洼的土路街道,全都消失不见了。

    如今的榆林城,街道与民房规划的整整齐齐,道路也全部铺上了青石板,平整宽阔,统一规划的排水沟、下水道、垃圾箱、卫厕,还有随处可见的环卫司清扫人员,使得榆林城始终保持着干净亮丽的卫生。

    住在城内的军民百姓们,始终带着一种十足的信心,又带着一个自豪的神色。

    街道上车马川流不息,依照左右行驶的规则,使得街道上繁忙而不混乱。

    数年的时间内,榆林城的人口已从原来的十数万人,增长到现在的三十余万,可以算的上一座旭日初升般的大城。

    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榆林城的人口越来越多,使得富有的官绅士豪们都搬迁到榆林城居住。

    紧接着,大量的茶楼酒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戏曲班子、书先生也纷纷前来榆林城。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都能见到,使得榆林城逐渐走向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散发着奇异的魅力。

    繁荣、富足、安定、整洁,这是榆林城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一个外人对榆林城的第一印象。

    就连那些从京师而来的商人或士绅,也是对榆林城称赞不已,特别是长城外的蒙古鞑子,更是希望定居在榆林城。

    在街头上的一些环卫司清洁人员,便是由蒙古鞑子所就职的。

    对于蒙古鞑子前来大明境内居住,是有着严格的审核与限制。

    幕府将蒙古鞑子都定义为夷族,视为二等人,还有辽东的东虏视为三等人。

    这些外族想要定居在大明境内,要么为官府效力五年,要么在军队中上阵杀敌,获得战功。

    当然还有一个更快捷的办法,那就是自愿成为汉人百姓的仆人,听从汉人百姓之命。

    只要五年过后,便可长期定居在大明境内,享受着大明普通百姓们的待遇。

    有子女的可以上学堂读书,自己也能分到田地耕种,足以在大明境内自给自足。

    新的一年,刘博源也算是过得既热闹又喜庆。

    没有了往日的案牍劳神,有的只有和家人温馨的过新年。

    不过,向刘博源递帖拜年的将官们,依旧是络绎不绝,几乎都要将榆国公府的门槛踏破。

    不仅是有延绥镇、陕西镇、宁夏镇、山西镇、河南的将官,就连湖广、南京、京师都有很多人送来拜礼。

    除此之外,还有漠南的蒙古各部,青海的番人也遣使而来。

    可以,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刘博源都会接到无数的贺帖与拜礼。

    ........

    京师。

    对比榆林城的新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