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部都尉

加入书签


盖县西边五十里的原山下有个山村,周围四面环山,里面空间巨大,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冯习决定把自己的老家搬到这里来,于是命徐德和刘民把自己收容的百姓安置到了这里。

   冯习现在军队有一万六千,成分混杂,不过都是见过血没有老弱病残的素质不错的人。百姓因为前期不敢收容太多,现在只有两万人左右。

   经过一番的筛选,冯习从泰山贼和原来臧霸的队伍中选了六千比较精锐的带着出发继续去建立功绩,留下一万多部队和两万百姓分别给太史慈和刘民训练,管理。

   距黄巾起义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颍川地区的黄巾贼与皇甫嵩,朱隽率领的四万多官军战于长社,被皇甫嵩乘夜劫营放火击败,黄巾贼颍川地区的领导人波才战死,彭脱被击败逃走。

   皇甫嵩,朱隽于是分兵转战,朱隽支援南阳战场,皇甫嵩则北上。

   黄巾贼大方卜已被冯习杀败后,乘夜逃过了黄河,聚拢残兵,又一路劫掠,人数又达到了六万人左右,被天公将军张角命令攻打兖州,妄图打通与南边颍川地区与南阳地区的联系,使黄巾军兵势连成一片。

   卜已再次度过黄河,率众攻打兖州东郡,围兖州刺史,领东郡太守乔瑁于东阿,东郡告急。

   乔刺史也是不经念叨,冯习这边刚想到有他这么号人,乔刺史就被黄巾贼差点活捉了。

   乔瑁本来带着自己手下的六千兵马四处剿匪,兖州地界也没有什么规模特别大的黄巾贼,结果就碰上了卜已,人数是乔刺史的十倍,又是在野外平原正面撞上的,被黄巾贼杀的大败,损失惨重,退回了附近的东阿城。

   六月皇甫嵩赶到东阿附近的仓亭,东郡危局已然解除,此时卜已军正与一汉军地方军战于此地,战不多时,汉地方军两路伏兵从左右杀出,大败卜已军,皇甫嵩急命手下协助地方军追杀卜已军,卜已军被追至黄河边,水流湍急不能渡,汉军又于后掩杀,卜已军死伤无数,几近覆没,卜已亦于乱军中被臧霸一枪刺于马下。

   是役,汉军斩杀黄巾贼两万余级,跳入河中妄图渡河或被赶入河中淹死者无数,俘虏万余,皆被皇甫嵩命斩于黄河边,河边筑起数座京观,滚滚黄河河水更是一度被鲜血完全染成红色。

   自此,在青州,兖州一带活动的黄巾贼主力部队卜已军被完全消灭。

   冯习与皇甫嵩合兵一处,冯习暂归皇甫嵩调遣,皇甫嵩一路北上,沿途黄巾贼皆被覆灭。

   这时,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为宦官所诬,被召回,继任的董卓被击败。于是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在这紧要关头,张角病死,张梁担起守卫广宗的重任。皇甫嵩攻城,因张梁兵精,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入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皇甫嵩打败张梁是在十月份。次月皇甫嵩又联合巨鹿太守郭典大败地公将军张宝,攻破下曲阳,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皇甫嵩将十万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观。

   南阳地区黄巾军主力亦于十一月被朱隽等人消灭。

   自此,黄巾起义的主要三个地区河北,颍川和南阳地区的主要作战力量被全部消灭,皇甫嵩班师回京,冯习亦被邀请随军进京领赏。

   因为冯习连破黄巾贼大军,其中一次还是发生在皇甫嵩眼前,所以皇甫嵩在打张梁和张宝的时候都有问冯习对策,对张梁时冯习建议夜袭,因为皇甫嵩也是知道黄巾贼不习惯夜战,所以前几次大胜都是靠的夜袭取胜,深知这点的冯习当然是建议夜袭,打张宝的时候冯习更是身先士卒,带头冲上了下曲阳城。

   皇甫嵩见冯习打仗身先士卒,又通谋略,十分喜爱,对冯习的出身却是并不在意,相反还十分亲近,皇甫嵩自己也是非常清廉的存在,当然知道贫苦才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因此有心提拔于冯习。

   汉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