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史慈

加入书签


时间过去两年,老县长看冯习是越看越喜欢,冯习也一直表现不错,于是收冯习做了义子,又因亲儿子魏熏没什么本事,所以甚至这两年一直给冯习当副手,一个廷曹掾,一个曹掾史。

   魏大公子本来还是有点意见的,不过自己单独出去可是没少吃亏,后来也学乖了,反正威风就行,冯习也不是好大喜功的人,每次得胜归来魏公子都是特别有面,等到了跟冯习出门就是看营运粮,时间长了倒是把后勤工作做的不错。

   兄弟俩虽然魏熏长了冯习十几岁,不过还是以兄弟相称,相处的十分融洽。

   老县长看自己年事已高,儿子又不太成器,就决定动用关系给儿子找个地方历练一下,自己也没多少家业,全指望自己这个儿子了,不过幸好遇见了冯习,相信凭着他的本事加上自己的提携能混的不错,到时候自己这儿子也能跟着沾沾光,不至于混的太惨。

   深知这段历史的冯习当然不想现在被调到其他的地方去,马上黄巾起义就要爆发了,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也只有西北边的西凉有战事发生,其他各地虽然因为朝廷内斗,地方土地兼并严重搞的民不聊生,不过还没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暴动,倒是明年黄巾爆发,附近的青州、兖州、徐州匪患会很严重,而且严重的如青州地区在曹操出马之前,似乎没人能彻底镇压。

   不过山东地区地势平坦,黄巾一路裹挟百万,一般人还真奈何不得。

   想及此处,冯习开口道“习得父亲赏识,能任廷曹掾已是恐不能胜任,更何论其他职位,匡父亲今年事已高,孩儿但求能常伴左右,并不想去建那功业,大哥多次讨贼有功,父亲可着大哥前去任得官职,建功立业。”

   你大哥那点本事你又不是没数,没有你他不给我丢人就不错了,既然你不想去那就留在这,凭你的本事相信建立点功绩不难,我只要熏儿能跟你混得一星半点的功劳,保住我老魏家的香火和家业兴盛就行,魏老爷子如是想到。

   “既然我儿不愿,那便不去,留在为父身边,待得他日朝廷需要,我再做运作便是。”

   只怕待不到那时候我们就身不由己,要投进那乱世的大漩涡之中了,冯习感谢了魏老爷子,却是如是想着。

   不过老爷子还是通过运作把魏熏弄到了县尉的位子上,毕竟这几年确实杀了不少山贼,而且盖县这破地方也没什么人愿意来,魏家虽然几辈没做过超过一千石的官,但是几百石的官还是每代都有的,保举个县尉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况且魏老爷子也舍得花钱。

   盖县离本郡治所遥远,地处泰山郡最东边,倒是跟徐州的琅琊郡和青州诸郡挨的很近,不过这样一来经过冯习近段时间的探查,倒是没有什么黄巾军的传教人员来这里布施,也算是件好事,不用担心后院突然起火。

   土地兼并在这偏僻的盖县也是时有发生,吃不上饭的百姓也是不少,冯习虽然有心,但是力有不逮,自己一个廷曹掾还真没什么办法,不过好在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狼啸山山寨大王,几年里冯习收容的难民也是不少,因为是山贼,自己开辟田地也不用担心,又颇有些钱粮,所以收容再多的难民也是无妨。

   结果很快百姓数量就不断的增加,弄的冯习的几个寨子人满为患,冯习只好偷偷的往盖县里安置他们,反正也还有点钱,从地主手里租点地就是。

   跟百姓人数一起增长的还有冯习的恶名,因为杀山贼杀的太多,每次都是第一个冲杀,又长的九尺有余,盖县士绅都叫冯习莽夫。

   冯习因为收拢难民也是得了不少好处,首先自己以后兵源有了着落,冯习虽然在士绅当中留有恶名,却是非常得民心,百姓都是感恩戴德。

   冯习手下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人的主要部队,全部是步兵,装备一般,胜在几年间经历了小规模的战斗不少,都是些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尤其擅长山地作战和步战。

   其他辅兵工作主要是便宜大哥魏熏带领的县兵负责,本来这些县兵就是魏老爷子弄来充数吃空饷用的老弱病残,甚至还不如冯习另外从难民中挑选的两千人临时组成的辅兵队伍,这两千人给了刘民训练,平时兼顾屯田,有一定的战斗素养,能够保持队伍的协调性,辅助进行战斗就可以,一般打打山贼还是靠大哥魏熏的县兵当后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