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万有引力号】

加入书签


几天后。

   【地球号】,吕永昌办公室。

   经过几天的适应性训练,他已经基本掌握了量子化大脑的使用方式。

   至少现在,他已经可以克制自己的本能,不再去追寻脑海中那些不断升腾的灵感泡泡。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手,在身前的全息投影上点了一下。

   湛蓝色的全息影像中,迅速出现了一行亮白色的公式。

   超弦引力场方程。

   吕永昌默默地注视着这行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方程,长长地舒了口气。

   量子大脑内,迅速浮现出过往的记忆画面。

   【超弦引力场方程初步应用:曲率航行技术】

   吕永昌眼中闪过一抹淡淡的炽热。

   曲率航行。

   或许,这就是科技树空间将超弦引力场方程划为宇宙文明门槛的原因。

   就像当时的核聚变技术,被划为了星际文明的门槛一样。

   只有掌握了曲率航行技术,舰队的速度才能超越光速,才能真正登上宇宙文明的舞台。

   否则,光是在恒星系之间航行,就需要耗费一个文明95%以上的时间。

   这样的文明,或许可以称之为星际文明,但绝不能称为宇宙文明。

   如此想着,吕永昌轻声说道。

   “零,通知所有相关专业的科学院院士,到1号实验室集合。”

   “收到!”

   电子合成音响起的同时,静候在一旁的虚拟形象化作光粒,缓缓消散在空气之中。

   ……

   “教授,这几天,我们对超弦引力场方程进行了全方面的验证和解析工作。”

   实验室内,陶宇达脸上带着淡淡的兴奋,迈着急促的脚步跟在吕永昌的身边,用低沉、急促的声音向他诉说着自己的发现。

   “您当时说的没错。”

   “Randall-Sundrum模型是对的。”

   “虽然没有任何直接观测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但我相信,引力绝对是跨越所有维度的存在。”

   “我们生活的时空,是五维的。”

   “但我们都生活在1+3维的超空间膜上。”

   “电磁力,弱力,强力都在这个膜上传递,不会进入第五维。”

   “只有引力,才可以穿过这个膜,进入所谓的第五维时空。”

   “至于更高的维度……”陶宇达说话的声音微微一顿,“应该已经蜷缩在微观粒子之中,很难将其重现了。”

   吕永昌轻笑一声,放缓了自己的脚步,扭头看向紧跟在身边的陶宇达:“还记得【画】说过的话吗?”

   “田园派的维度生物们,需要一直消耗大量的能量来抵抗宇宙的同化作用。”

   “现在看来,或许正是因为这个1+3维的超空间膜的原因。”

   陶宇达微微一愣,随即眼前猛地一亮:“有道理!”

   但下一秒,陶宇达的神色就稍稍黯淡了几分。

   “这个超空间膜应该具有很强的约束和恢复能力,这样看来,我们想要跳出这个膜来实现虫洞技术,恐怕没这么容易啊……”

   吕永昌脸上再次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扯远了。”

   “虫洞技术对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太过遥远。”

   “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便是借助超弦引力场方程掌控引力。”

   “然后借助引力,来实现曲率航行技术!”

   ……

   地球历3265年。

   眨眼间,七年时间一晃而过。

   远处,黑洞吸积盘的亮度又黯淡了几分。

   同时,遗落之星上的盎然绿意,也随之减少了几许。

   七年的沉淀和研发,为人类文明带来的是跨越式的进步。

   在吕永昌的带领下,科学院终于依托超弦引力场方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引力的操控。

   “我宣布,第一次引力场发生实验,正式启动!”

   一号实验室内,传来了吕永昌有些激动的声音。

   为了排除黑洞引力的影响,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当然,更为了确保【地球号】以及人类舰队的安全,实验场地并没有安排在【地球号】之中。

   甚至,不在人类舰队之中!

   距离人类舰队1光年之外的无尽深空中,一支由十数艘星舰组成的小型舰队静静地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命令。

   舰队中央,是一艘方方正正,立方体一般的星舰。

   与其说是星舰,倒不如称其是一个移动引力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