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戴森球Ⅰ期工程

加入书签


“这是一项极其庞大,且难度极高的工程。”

   “经过各方面计算,借助碳炔以及星金-碳炔复合材料,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制作出这样的巨构建筑。”

   “注意,仅仅是理论上。”吕永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再次说道:“它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巨量的资源。”

   “再加上它要抵御各种小微型天体的撞击,以及借助动力系统随时调整自身的运行轨迹,确保自身不会落入恒星内部……”

   “可能……”

   说到这边,吕永昌沉吟片刻:“格利泽555恒星系内的所有物资都不够制造这样一个巨构建筑。”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那……”

   “或许我们可以将其覆盖面积进行缩减。”

   何比邻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响起。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伸手在全息投影上操作了一番。

   随着他的动作,3d模拟图像中,那个包裹了整颗红矮星的黑色球状壳体面积不断缩小,最终成了一条条围绕红矮星旋转的环状建筑。

   戴森环

   “戴森环。”何比邻看着全新的模型,满意地点了点头。

   “通过增加或减少戴森环的数量,我们可以随时调整对主恒星的能源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减少受到小型天体撞击的可能性。”

   吕永昌看着眼前缓缓旋转的同心圆环模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只是……”

   “建造周期依然太过漫长。”

   说着,吕永昌挥了挥手,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投影。

   “我有一个想法。”

   说着,他快速地在新打开的全息投影上勾勒了几笔。

   在零的渲染下,一幅崭新的模拟图出现在众人面前。

   投影正中央,是一颗颜色偏红的红矮星——格利泽555。

   而在这颗红矮星的周围,分布着一片片,如同云朵一般的装置。

   “分布式戴森球,或许可以把它称作戴森云。”吕永昌耸了耸肩,“这应该是三种架构中最简单的一种。”

   戴森云

   “每一片云朵上,都可以集成十座【凤凰一号】反物质生成装置。”

   “借助自带的推进装置,它们可以长时间维系自身的运行轨道。”

   “甚至,我们可以随时增添‘云朵’的数量,来控制反物质的生产效率。”

   “优势很多,劣势自然也有。”

   “它对格利泽555的能量吸收效率并不是很高,至少比不上真正的戴森球。”

   吕永昌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戴森环,眼中精光闪烁:“或许……我们可以把戴森云与戴森环相结合。”

   戴森云与戴森环结合体

   “先实施难度较低的戴森云工程。”

   “等反物质引擎研发成功后,在考虑实施戴森环工程。”

   “至于真正意义上的戴森球工程……”

   “等人类的技术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后再考虑也不迟。”

   吕永昌的这一方案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和无比庞大的戴森环、戴森球相比,呈分布式结构的戴森云无疑更适合目前人类的生产力。

   ……

   方案敲定之后,在吕永昌的带领下,科学院立刻开始了加班加点工作。

   一个月后,戴森球1期工程——戴森云设计图纸正式出炉。

   在经过零的数次模拟验证后,一艘艘工程舰以及【饕餮】物资储备舰离开曙光星,向格利泽555恒星系中央奔赴而去。

   在开展戴森球1期工程的同时,反物质引擎的研发工作也逐步开展。

   作为四级文明的入门科技,其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

   三十年后,地球历2500年。

   曙光星环境改造项目终于落下帷幕。

   吕永昌看着全息投影中呈现的各项数据,眼中闪动着兴奋之色。

   外界大气压已经降低到了2.5个标准大气压。

   氧气含量稍低于地球时代。

   但在2.5个标准大气压下,这点差异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氮气、二氧化碳……

   覆盖所有海洋的【大气改造者】也已经自然死亡,并沉入了海底。

   经过一百年的改造,曙光星终于成了吕永昌心目中的第二地球!

   “零,告诉洪议员长。”吕永昌深吸一口气,压下了自己的激荡心情,“一个月后,开放所有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