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逃亡“前夕”

加入书签


面对吕永昌的要求,沈思文眼角再度抽了抽。

   5亿人共同生活的火星城……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

   不说别的,就光说前米国的火星舱。

   只容纳了三名航天员,在火星上呆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按照吕永昌的说法,五亿人将会在火星城内生活数年时间。

   纵然有外界物资的输入,但想要稳定一个承载五亿人的火星城,这项工程的难度还是极高的。

   但……任务都已经下来了,难道他还能拒绝吗?

   沈思文无声地叹了口气,下意识伸手摸了摸自己头顶所剩无几的头发,低声道:“教授,我尽量。”

   “只是……还有一件事需要向您做个申请。”

   “你说。”吕永昌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开口回应道。

   “教授,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启动基因保存计划了。”沈思文神色严肃地说道。

   “不仅仅是可供食用的牲畜,还有许多必要的动植物基因,甚至还有不少微生物种群。”

   “这些生物对于我们以后的移民和改造星球计划,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吕永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说的有道理。

   人类可以进入冬眠舱开始星际航行,这些动植物,总不能安排几个冬眠舱吧?

   **运输,消耗极大,风险极高。

   因此,运输基因成了最好的选择。

   只需要保证有充足的基因样本,在科技水平达标后,他们完全可以在抵达适宜居住的星球后重新再造一个“地球”。

   “好。”吕永昌沉声道,“这几天你列一份生物清单给我,我会安排人去负责的。”

   ……

   2033.1

   几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在零的控制下,【巴别塔】和【建木】早已完工。

   视角挪到距离地表9.1万公里处。

   此时的地球已经不复原本的蔚蓝模样。

   整个星球表面都被浓密的白色云层覆盖。

   这是因为太阳内部反应日益剧烈,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海水大量蒸发导致的。

   而在这如同一般浓厚的白色云层中,赫然穿出两条细长的丝带!

   丝带绵延整整9.1万公里,与太空中两座庞大无比的银白色圆盘相连。

   这便是近一年来人类最后的科技结晶。

   太空港。

   每座太空港直径10千米,拥有4个“港口”。

   而在这些港口周围,一艘艘长达800米的星舰静静地停在空旷的太空中。

   它们,便是肩负人类逃亡计划的鸾鸟1型星舰。

   数十台氦三聚变反应堆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而在最新型霍尔推进器的推动下,鸾鸟1型星舰最高可以达到200km\/s的速度。

   ……

   青藏高原。

   虽然全球平均气温在这半年内不断升高,两极冰川基本消融殆尽。

   但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为地势原因,不仅没有受到海水的侵蚀,甚至气温比低海拔地区还要低上不少。

   可即便如此,此时此刻,处于冬季的青藏高原温度也达到了10摄氏度左右。

   这比以往的正常温度足足高了二十摄氏度左右!

   再加上日益增多的降水,此时的青藏高原俨然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

   郁郁葱葱的牧草和灌木丛随处可见。

   唯一可惜的就是,原本高原上特有的那些动植物,因为这急剧变化的环境,也迅速消失了踪迹。

   太空电梯【建木】,便坐落于青藏高原的一处海拔较高的区域。

   因为青藏高原地质脆弱,为了打下这个地基,当初可是费了不少事。

   一片新建造不久的建筑群静静地坐落在太空电梯地基附近。

   因为环境逐渐恶化,人联第一实验室不得不搬迁到了青藏高原区域。

   此时此刻,整个地球上只剩下了几百万清醒人口,为了节省资源,除去逃亡计划的38亿人,地球上剩下的五亿人,也都进入了冬眠舱。

   只有等到吕永昌他们离开地球,抵达火星的那一刻,这五亿人才会被再次唤醒。

   这五亿人中,除了科研工作者,大部分都是星舰驾驶员和各类工人。

   届时,他们不仅要负责推动基础科学的进步,还要在整个太阳系中尽可能地获取星际航行所需要的资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