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贩子-第2/3页

加入书签
    安安跟刘翠花两人在巷子口的墙脚做了个标记,然后小心的探头往里看了看,没有看见妇女。两人连忙进了巷子。好在这条巷子虽然7七拐八拐的,但只有一条。最后两人发现这条巷子居然是条死巷子。两人以为跟丢了目标。结果在巷子底的一户人家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这明显不是一个孩子能发出来的声音。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几个大人的打骂声。

    安安与刘翠花对视一眼,做了一个撤退的手势。毕竟这条巷子没有什么遮蔽的地方。若是有人贩子的同伙进来了,她们会第一时间被发现的。

    两人迅速的跑出了巷子。然后又走到了离巷子有五十多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远远的监视着那条巷子。安安跟刘翠花小声的讨论道:“这的确是团伙作案。就刚刚那声音,至少有七八个孩子关在那个小院里。可是那么多孩子的哭声都没有引起四周邻居的注意。要么就是四周邻居也是帮凶。要么就是那个院子有什么特殊性,让四周的人觉得习以为然。总之,那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窝点。”

    刘翠花点点头,然后有些咬牙切齿的说:“班长,你说这大过年的,那些丢了孩子的家长该多伤心啊!我们屯里曾经就丢过一个孩子。那孩子长得可乖巧了,还是那家人三辈单传的一个男孩。结果男孩一丢,我们屯所有人都帮着找,都没找到。那家的奶奶是个好人,还请我吃过糖。结果受不住打击,一下子就去了。人贩子毁了多少家庭啊,他们都该死。”

    安安想到后世网上那些寻亲找丢失孩子的人。还有那抓都抓不完的人贩子团伙。以及网上那些的要不要给人贩子判处死刑的争论。安安点点头,她心里是支持刘翠花的观点的。即使法律不能给那些人死刑。但绝对应该是判重刑。这种拐人骨肉,破坏别人家庭幸福的人就不该活着。

    就站了那么一会儿,安安就看见了有好几个人怀里抱着孩子,进了那条巷子。虽然他们都是单人行动。但他们在进巷子口时都会停在那里,观望一下四周,然后才走进去。

    安安看见一位老大娘,然后问道:“大娘,那条巷子里好像有一户人家,有许多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娘看了一眼安安,笑着说:“这位解放军同志是才来当兵的吧。那条巷子可有名了,咱们这个县城太小,离市里也不近。可还是有一个小小的孤儿院的。那巷子里面最后一户人家,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孤儿院。原先哪那是一户没了孩子的老夫妇的房子。两人特别喜欢孩子,最后就将自己的房子贡献出来。政府感念两位老人的心,便同意将那作为了孤儿院。后来两位老人去世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两对夫妇,说是两位老人的远亲。就这么接受了孤儿院。只不过原先我们还去帮忙照顾一下那里的孩子。可自从那两对夫妇接手后,就说不麻烦我们了,他们能行,我们也就渐渐的不去了。”

    安安和刘翠花面面相觑,这难道就是俗称的灯下黑?这个时代还处于大运动时期的末期,人们的精力都被那场大运动给吸引住了。却让这群黑心肝的人贩子钻了空子。想必这个县城的政府人员也很久没有去这个所谓的孤儿院看过了。

    这件事涉及到了政府的孤儿院,就不是一件小事儿了。这时候,耿幼梅和张爱华带着三四个民警过来了。安安和刘翠华连忙上前。双方互相行礼,然后安安和刘翠花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这些民警们。

    当时耿幼梅和张爱华去报案的时候,派出所的领导很重视。这次来的民警都是退伍的军人。带队的正好是派出所的所长付伟。付伟一听,也知道了这里面的严重性。

    他们也在这儿等了一会儿。果然发现有一个男的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在巷子口张望了一会儿,进去了。

    付伟说:“那孩子的穿着的确不像是孤儿。而且哪里有那么多的孤儿,天天往里送。”

    这时候,开车接送女兵们的一营三连连长姚启平带着两个男兵和报信的王春花和洪秀秀过来了。双方交换了一下意见。都说这涉及到政府里的事情,还是把这个地方监视起来,不让他们将孩子卖出去。等他们跟政府那边通了气再来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