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军

加入书签


    周瑜以三万得胜之师,本欲乘胜追击,结果刘表及时改换了宜城守军统帅。刘磐接任之后,没有了蔡瑁韩晞的掣肘,很快便稳定了军心,又有刘虎王威鼎立相助,竟然将周瑜硬生生的阻挡在了宜城之南。

    周瑜毕竟兵马有限,又是劳师远征,虽然在攻防之中,凭借其优秀的调兵遣将之能,基本上都占据了上风,双方损失上来说,刘磐也是远远大于周瑜,但刘磐毕竟有襄阳为后盾,粮草辎重无缺,且手中兵力优于周瑜,靠着血肉筑墙,周瑜一时竟无可奈何。

    照目前情势下去,如若周瑜一直保持这种强度的进攻,假以时日,刘磐定然是要失守。但刘磐就是看准了周瑜不敢跟其拼消耗战,因此不断的激励士卒,誓要将周瑜阻挡在宜城之南。按照刘磐的预计,周瑜绝对支撑不了一个月,便会退回江陵休整!只要等到周瑜退兵,刘磐便可以得到喘息之机。

    周瑜正在思考破敌之计时,忽然接到军报,江东参军鲁肃已经率朱然潘璋二将,领兵三万来助!目下已经进入了夏口港!

    周瑜立时大喜道:“知我之忧者,唯鲁子敬也!”

    原来自周瑜起兵蕲春开始,鲁肃便建议孙权召集兵马于柴桑,随时准备接应周瑜。

    起初孙权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但鲁肃认为荆州局势太过复杂,即便是周瑜有神策妙计,也难保不会遇到诸多突发情况。为防前功尽弃,江东有必要再准备一支兵马,以为二路援军!

    果不其然,荆州局势的纷乱程度明显超过了周瑜的算计,最主要的是周瑜没有预估到荆州内部矛盾重重,起初刘表没有令孱陵的蔡瑁回援,当自己夺去了江陵,一路势如破竹之际,刘表竟然又临阵换帅,诸如此类的事情却是打乱了周瑜的计划,以至于在宜城被阻挡住了进军的脚步。

    周瑜当然有信心拿下刘磐,但是这样一来,时间上便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当柴桑接到了周瑜受阻于宜城的情况之时,鲁肃果断的请求亲率大军驰援周瑜,以确保江东可以夺得荆襄之地,至少也可以保证江夏南郡为江东所有!

    孙权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正欲效父兄气概,戮力图进,因此便力排众议,批准了鲁肃的计划,这才有了鲁肃的二路援军!

    江东人才中,论行军打仗,无疑周瑜更为出色,但论大局观,周瑜或不如鲁肃。

    得到鲁肃援兵,周瑜心中立时便有了底,随即也下令全军不必再如此强攻,同时传令鲁肃,令其自江夏北进,进取随县章陵等地。

    鲁肃接到周瑜命令,当下明白了周瑜的意思。

    朱然潘璋等人却是不解。

    “大都督为何不令我等去往宜城相援,反而令我等北上?即便是我等取下随县章陵,恐怕也未必能够攻破襄阳啊!”朱然不解的问道。

    襄阳三面环水,而且一旦江东攻取了随县章陵,刘表势必派兵来堵截,如此凭借鲁肃这仓促调集的三万兵马恐怕是连襄阳城的影子都见不到。

    鲁肃笑了笑,在军图上以手划了一道横线,对朱然潘璋孙瑜孙皎四将说道:“取下随县章陵之后,我军便不须再往北,可转而西进,截断刘磐粮道!刘磐粮道一断,势必军心大乱!以大都督之才,十日内必可攻破宜城,如此则我两军会师,直取襄阳!合六七万众,那刘表还不束手待毙?”

    经过鲁肃这么一解释,众将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周瑜的用意,当下再无异议。

    鲁肃于是以潘璋为先部,自将朱然为中军,孙瑜孙皎为后,如一支利箭,扫北而去!

    随县的李休,本来是从文聘部分出来救援夏口的,但其率军还没到夏口,便闻夏口已失!于是便在随县扎下。恰逢周瑜转道西进,李休不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李休虽然带了八千兵马,但是想要抵挡势如破竹的周瑜,那几乎是不可能,襄阳的当时的用意不过是以李休所部阻延周瑜进军而已,目的是等待蔡瑁在孱陵打败刘备。

    现在情势完全发生了变化,胆战心惊而来的李休根本就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大战,倒是在随县好吃好喝,乐得逍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