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六弟万不可先斩后奏啊!

加入书签


“原来,这就是秋离县所谓的,一派安稳!”

 萧若锦把宋嫣然搜集起来,并整理好的证据,重重地丢在地上。

 宋嫣然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秋离县的一切,全都调查清楚。

 其实本不该这么快。

 秋离县的百姓们,对她颇有怨言,备受秋离县百姓爱戴的刘县令,又因她而下狱,她现在是所有秋离县百姓的眼中钉、肉中刺,好似谁要是能杀了她,就能成为秋离县的大英雄!

 她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将此事查清,除了有萧若锦对她的信任之外,也少不了山匪头子的帮助。

 这两天,就是山匪头子,一直命人将她妥善保护着,不容许任何人靠近她,她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山匪头子还与宋嫣然说了许多事。

 原来,这山匪头子本就是秋离县的人。

 秋离县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条件远不如旁边的怡县。

 这么多年来,秋离县始终无天灾上禀,几十年来,百姓们安居乐业。

 可旁边的怡县,分明有着更得天独厚的条件,百姓们却饱受饥荒之苦。

 原来,这么多年来,秋离县和怡县的两代县令,一个为了名,一个为了利,勾结

 在一起。

 怡县的所有资源,全都被运送到了秋离县。所以即便秋离县遭了旱灾、蝗灾,也依旧可以风平浪静。

 如此一来,怡县县令可以贪污赈.灾款和赈.灾粮,秋离县县令则获得了好名声,以至于上一任的秋离县县令,就因为治理有方,而被皇帝提拔。

 那些山匪,有的是秋离县的百姓,还有的是怡县的难民。

 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转而做了山匪,就是因为不想和其他秋离县百姓们一样,吃人血馒头,或是不想被活生生饿死,只得另谋出路。

 过往的事暂且不论。

 在萧若锦下令,命秋离县所有大夫,将近年来秋离县的医案呈上之际,那些大夫,就急忙把医案烧毁,试图销毁证据。

 好在,山匪头子派人,抢回了秋离县医馆的大部分医案,宋嫣然才能有调查的机会。

 宋嫣然经过了一个晚上,不眠不休的查阅,得知秋离县的疫病,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纯粹是因为欺上瞒下,以及处置不当!

 早在两个月之前,疫事就已经开始冒头,倘若当时能及时加以干预,定不会有那么多百姓,因染病而死!

 宋嫣然猜想,刘县令是知

 情的。

 不过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宋嫣然也不会妄下定论。

 她又去找萧若锦帮忙,搜查县衙,以及刘县令的家中。

 最后,宋嫣然在刘县令家中书房的夹缝中,找到了一个装信的盒子。她查阅后,发现确实在几封信中,提到了秋离县有百姓染病之事。

 宋嫣然对比了字迹,确定这信,并非刘县令所写。

 信里清清楚楚地写着,让刘县令将此事暂且压下。还警告刘县令,倘若此事闹大,刘县令多年来的功绩,便功亏一篑了。

 不止如此,还有在疫事实在不受控制后,信上又写明,让刘县令装病,好讨得皇帝的同情,减轻责罚。

 所以,这一切,都是刘县令在拿不准主意,同别人商议后,才做的决定!

 起初,宋嫣然在知晓两个县令勾结一事后,就觉得十分诡异。

 宋嫣然就是不明白,这样精巧的计谋,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当真是区区两个小县官,就能谋划来的吗?

 果然,这背后其实是受高人指点!

 即使如此,那么,谁才是他们背后的高人?

 宋嫣然的心中,闪过一个答案。但这只是她的猜测,不能证明什么。

 萧若锦拿着这些

 证据,就去审问刘县令。

 眼看着证据确凿,刘县令无法抵赖,只得尽数招了。

 刘县令还说,他其实本不打算伤宋嫣然性命,只是在见到那些山匪后,刘县令担心宋嫣然已知晓此事,别无他法,只能杀人灭口。

 只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萧若锦怒不可遏。

 “刘县令罪大恶极!该当处死,以儆效尤!”萧若锦怒喝道。

 刘县令一听这话,直接晕倒在地。

 萧若锦可不管这些,命人把刘县令拖出去,绞刑处置。

 毕竟,刘县令当初,就命人用这样的方式,差点把宋嫣然给害死!

 “六弟,万万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