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加入书签


溧水知县收到朝廷的文书,第一个想到的神童是朱七牛。

   只因朱七牛写的那首豆腐诗在溧水县传得太广了,就连知县也有耳闻。

   溧水知县乃是洪武三年的进士,只因不擅长交际,攀附不上朝廷某些大官的关系,所以虽然政绩不错,却一直在知县一职上蹉跎,不是这里的知县,就是那里的知县。

   时至今日,他已在溧水知县任上待了两年多了。

   官职虽不高,但既然是进士出身,溧水知县的文采可想而知,他听闻豆腐诗后,也曾多方回忆、求证、翻阅古今诗集,以求找到朱七牛抄袭的证据,可是找来找去,这么久了,一点问题都没查出来。

   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深深记住了朱七牛这个名字。

   放下文书,溧水知县喊来了一个衙役。

   “你速速去往朱家,告知他们一声,就说朝廷有意召集天下少年才子参加陛下举办的中秋晚宴,让他们准备一下,届时本官会派人送朱七牛去京城,具体出发时间为八月十三日。”

   衙役领命而去,很快就找到了朱家,并将消息告知了正在炸臭豆腐的赵兰。

   赵兰惊喜不已,走到正在跟朱八牛玩儿打手背的朱七牛面前:“七牛,皇帝让你进京参加中秋晚宴呢,走,跟娘上街,我要给你买几匹布,然后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朱七牛拉着朱八牛站了起来:“那也给妹妹买吧,她都好久没穿过新衣服了。”

   朱八牛并不清楚新衣服和旧衣服到底有啥区别,但依旧鼓起了掌,傻乐傻乐的。

   “买买买,八牛也要新衣服。”

   赵兰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也行,给八牛也做一身。”

   ……

   “中秋晚宴?那衙役有没有说会去多少人?是只有七牛吗?”听完赵兰的转述,宋濂问道。

   赵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当时光顾着高兴了,忘了问。”

   宋濂摆摆手:“无妨,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问题,眼下距离八月十三还有些时日,大家一如既往即可,不必太当回事儿,七牛这么小,就算见了皇帝,得了皇帝喜欢,顶多也就是得到一些赏赐,也做不了官。”

   “明白了,宋先生。”

   ……

   时间一天天过去着,眼看着明天就是八月十三了。

   睡觉之前,赵兰搂着朱七牛叮嘱起来。

   “七牛,到了京城后要少看少听少说少问,见到人要客客气气的,不要得罪人,对于那些大人物,要多说好听的话,不求哄他们开心,最起码也不要惹他们生气,尤其是皇爷,你在晚宴上如果见到他了,可一定不要惹他生气,娘不求你出人头地,高官厚禄,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可以了。”

   朱七牛似懂非懂的问道:“少看少听少说我能做到,可怎么才算是客客气气的?怎么才能让人高兴?”

   赵兰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着:“你还小,大人应该不会跟你一般见识,你只要见到人就喊哥哥姐姐、伯伯叔叔、爷爷奶奶,大概就算是客气吧。朝廷办的中秋晚宴到底是啥样,娘也不知道,但应该到最后还是要落在吃吃喝喝上,你到时候不要争不要抢,免得惹得大人物嫌弃,有什么好吃的,就让他们先吃。”

   朱四虎插话道:“七牛,让人高兴还不容易吗?当年你爹我一个穷小子,却能把你娘哄回家,不就因为能让她高兴吗?你跟我学准没错。”

   赵兰翻了个白眼:“在孩子面前你少瞎说,就你那点能耐,放在那些大人物面前能好使?还是让咱们七牛少做少错为好。”

   朱四虎笑了笑:“说是这么说,可要是皇帝或哪位大官问咱七牛话,或是让咱七牛去他们家住几天呢?孩儿他娘,你的眼界终究是小了点,我觉得还是多教七牛一些比较好。”

   赵兰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自家七牛这么聪明,保不齐就被哪位大人物看上了,说不定还能跟公主定娃娃亲呢。

   “行吧,那你说说看。”

   朱四虎当即开始侃侃而谈。

   “要说让人高兴,我以前还只是比较擅长,最多也就是让你娘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高兴而已,可自从我开始做生意,我就对这种事越发擅长了。”

   “首先,我们得看出对方的性格,知道什么才能让他们高兴,比如说,有孩子的客人来买臭豆腐,我就顺嘴问一下他家孩子的学业,再恭维祝福几句,反正说几句话又不要钱,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