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拒太学

加入书签


    第二日清晨红玉便出门而去,周白看着远去的虹光,不禁摇头叹息。耄耋而终乃是归无而定,又岂是这些神物灵药可以延续的?

    早在阴司之时,红玉就暗中询问过沈判,生死簿中名为周白的有五千八百余人,都有及冠生辰,阳寿几何;唯独就是少了他们身边的这个来历神秘的周白。

    周白也曾询问过归无,归无坦言,这是防止宿主依靠系统漏洞,寻超脱之法,在此方世界获得永生。

    奈何这些话无法告知红玉,劝说不下周白只能表示接受,此时红玉已经离开,周白也没了开业的兴致,坐于聊斋之中读书练字倒也颇为悠闲。

    然而祥和宁静还未维持多久,便被轻扣的门扉声打断了。周白笔下微微一滞,雪宣之上多出一团浓墨,摇头叹息一声,周白开口道“前进。”

    “太学院学子孟融见过周先生。”孟融傲骨内敛文气顺服,俯身道“叨扰先生,还望见谅。”

    周白此刻已重新落笔,一时间笔走龙蛇心神投入。

    如此情景孟融在各位大儒家中见过不下千遍,熟悉的气氛让他放下了心头的紧张,他早在日出之时便已来到门前,然而却被门口聊斋二字惊的不敢上前一步,两字珠联璧合宛如天成,单论意境已是他毕生都无法企及的存在。

    孟融平日自视甚高,族内为孟圣嫡系,自己又是太学院首席,即便平日里与院内教员先生也都多以平辈论交,如今自己的骄傲却被门匾上的两字给完全打垮。

    起身后孟融余光扫向桌案和四处墙壁才完全放松下来,墙壁上的字迹水平与他相仿,虽然多了些比文气更加精粹的东西,但是不至于像门外牌匾一样让人心生敬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词!孟融赞美道。转头看向别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词,好句!

    再看别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别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一首首诗词,孟融越读越快,越读越心惊,自幼熟读经典,各代诗词名句他都烂熟于心,如今这些每首都可流传千古,每首都是惊世之作,然而每首.....他都不曾读过。

    随着脚步挪移,他已经走到了周白身前,看着纸上翻腾的文气和虚化的笔墨,‘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肃杀之气跃然纸上,又有种肆意狂放,任意来去的洒脱随着诗句流淌。

    孟融惊骇望向周白,这些诗句都他所做吗?如此才情足以证圣了吧!

    随着周白写下‘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孟融方才发觉背后已经浸湿,湿凉的寒意让他徒然惊醒,连忙告知周白他此行的来历。

    周白皱眉道“孟圣祭典?”

    孟融俯身道“先生既为儒家教习,如此大事还当出席才是。”见到周白眉头紧皱,孟融连忙补充道“前几日学生已拜访过顾大家,顾大家已同意出席。”

    周白眉头舒展表情有些似笑非笑“顾大家是顾大家,我是我,他出席与我有和关系。”

    孟融面色不改,以眼观鼻,沉默不语。

    聊斋之中再次恢复了安静,周白目不转睛的盯着孟融,突然开口道“北方是不是又有动作了?”

    孟融抬头平视周白道“学生只是代院长邀请先生出席祭典,其余之事学生一概不知。”目光平淡不露半分异样。

    “顾大哥此番怕是又要被你们算计了。”周白叹息道“前有地契后有邀函,若非北疆有变,你们又怎会如此急躁。”

    孟融眼神波动一瞬又恢复如常。

    周白端起桌上的茶水道“在下身体不适,怕是不能出席,还请孟公子回禀院长。”看着离开的孟融,周白摇头苦笑,儒家急了。

    孟融回头看向坐落小巷深处的聊斋小堂,摇头苦笑,儒家急了。北疆之事他本不知晓,奈何身边有一个小喇叭在不停的给他透露着院长想让他听到的信息,他想不知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