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莫逆于心

加入书签


    长乐宫东寓所,卫尉所的卫士们分成两队, 一队在房里翻箱倒柜, 另一队在外头将太监们集中到一起问话。

    为了不耽误伺候皇帝, 御前当差的先问,长福长寿等人问完话就被放去甘露殿当差了。长安却被留了下来,理由是事发当日她与刘光初接触甚为频繁。

    郭晴林倒是没人不让他走,但他自己没走, 身为长乐宫的首领太监, 他也不能走。

    长安被仔细盘问过后就凑到门边去看卫士们搜查房间。

    “安公公,请你退后。”守在门外的卫士伸手拦住她道。

    长安道:“杂家不能退后, 万一你们搜着搜着,发现搜不出什么东西来不好交差, 自己拿出点东西来交差怎么办?闫大人, 你说是吧?”

    一旁的闫旭川闻言看了长安一眼,对那两名卫士道:“让安公公进去监督。”

    “是!”侍卫们收回手站好。

    “多谢闫大人。”长安昂首进入房内。

    闫旭川侧过脸瞥了眼一旁的郭晴林, 郭晴林手搭拂尘,一贯的气定神闲。

    钟慕白一回到太尉府便直奔钟羡的秋暝居, 是时钟羡正在看书, 见钟慕白忽然过来, 站起行礼。

    “你认得张仁远么?”钟慕白开门见山。

    钟羡凝眉细思一番, 摇头道:“孩儿对这个名字并无印象, 不知父亲因何问起?”

    “那被禁考的学子, 你也未曾为他们中的什么人写过什么证明?”钟慕白再问。

    钟羡益发迷惑了, 道:“不曾。”

    钟慕白心中暗思:蔡和在朝上指证钟羡, 定不会是无中生有,这其中,怕是有什么猫腻了。

    这时管家钟硕忽然来报,说是京兆府差人来请钟羡过府作证。

    钟羡看钟慕白,钟慕白将朝上所闻关于张仁远之事与他简单说了一遍。

    钟羡道:“原来如此,多谢父亲告知。”说着将书桌上收拾一番便准备更衣出门。

    钟慕白还在房里不走。

    “父亲还有事?”钟羡问。

    钟慕白其实是不放心放他独自去面对赵枢之流的老狐狸,他立身太正,容易上套。但转念想想,他也不能保他一辈子,他终究需要有独挡一面的本事,眼下多历练历练,也未见得是什么坏事。

    “无事。你自己去把事情说清楚即可,与你无关的事不要C手。”钟慕白道。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钟羡恭敬而疏离。

    钟慕白见状,知道他心中还在为闹事学子被禁止科举一事耿耿于怀,遂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钟羡换了身衣服便带着常随竹喧来到京兆府。

    因张仁远之事涉及到安国公府、太尉府和京兆府府尹蔡和三方,赵枢认为不宜升堂审理此事,于是就在京兆府的二堂内召集了相关人员进行审理和笔录。

    钟羡到时,二堂内已有十数人。钟羡向赵枢蔡和行过礼,赵枢将事情简略地对他说了一遍,问他:“钟羡,你可认得这个张仁远?”

    钟羡道:“回大人,在下不认得此人。”

    “那他最近是否就他被禁止科举一事去找过你?”

    “未曾。”

    钟羡话音方落,旁边一位本来一直在默默拭泪的中年妇人便叫了起来:“你说谎!他前天明明去找过你,为了给你递那两封信,你身边传话的小厮还收了他一大锭银子。第二天,你那小厮带着你的信上门来找我家仁远,我都看见了!”

    “孟氏,不得在堂上喧哗!”蔡和蹙眉斥道。

    孟氏的丈夫张培勤忙扯了扯孟氏的胳膊,示意她不要多话。

    “钟羡,孟氏所言是否确有其事?”赵枢问。

    钟羡道:“前日在下一整天都在家中读书,未曾有什么人来找过在下。至于说小厮传信,在下身边负责传话的小厮只有一个,如今人在就在堂外,大人若不信,可将他唤进来当堂对质。”

    赵枢命人去将竹喧叫进来,孟氏和蔡和一看,不是当日那小厮。

    蔡和心中明白此事乃是有人设计,倒还容易接受。那孟氏却是受不了了,想到要不是这钟家,自己儿子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当即情绪失控地吵了起来,骂道:“姓钟的,他活着你们不让他参加科举,他死了你们还要往他身上泼脏水,你还算人吗?你良心被狗吃了!你就不怕他冤魂不散半夜来索你的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