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回娘家【捉虫】

加入书签


    之后孩子们去睡觉,女人们也休息一下,男人们开始守岁。

    各家的堂屋傍晚时分已经挂起家堂轴子,凑了惯例的供品,摆上摇钱树,燃起红蜡烛、线香。

    虽然政府说要反封建迷信,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但实际也就是一个说辞,一般都是大队干部领着生产队干部查,如果大队不干涉那基本没事。

    只要说得通,乡下大过年的谁来管?

    之前收锅收、粮之类的,除了钢铁厂派人,其他基本都是各大队执行,执行力度强悍的,社员就遭殃,执行力度弱一些的,大家还照旧舒舒服服。

    就和后来的计划生育一样。

    现在张根发没了张德发那条臂膀,加上二队是先进生产队,还有好几个劳模,他已经啃不动,再加上傍晚的时候,周诚志亲自给他送了祭祖供品以及年夜饭的酒R。

    吃人嘴短,他还真是拉不下脸来去管。

    毕竟现在二队一队跟三队四队的伙食那是天差地远的,他也不想在那两队吃年夜饭。

    二队一队年夜饭是敞开肚皮吃炖R,三队四队却只能吃一点油水煮萝卜加煮地瓜、地瓜干,猪R、白面饽饽什么的全都没有,甚至连窝窝头都没。

    不但没的吃,就算水煮菜和煮地瓜他们也不能随便吃,都要按照当初粮食入股的股数,以及工分来分。

    一个大人两个地瓜,孩子一个,一人一筷子菜。

    他们闻着另外两队食堂里散发出来的R香味,再看看自己队发的口粮,都觉得生不如死,有人商量着要去二队一队讨R吃哪怕R汤也行。

    可自从上一次闹过那一场之后,周诚志根本不给他们机会,直接说:“没参加我们二队的劳动,凭什么来吃我们二队的R?我们队有些工分少的也吃不到几口呢,分给你们,他们吃什么?”

    R汤?

    呵呵哒,以前也不是没给你们吃过R汤,你们感激了吗?

    喝饱了有力气来啃我们呢?

    做梦去吧。

    因为也没有挂钟,就看看星星,约莫一下时间,半夜的时候生产队下饺子,还放了一挂鞭炮迎年。

    小孩子们是不起来吃的,都睡得呼呼的,只有大人们去食堂吃福气素饺子。

    外面只有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传来,远处黑漆漆的,一点都不像过年的样子。

    不过二队一队的人丝毫不受影响,见了面都乐呵呵地互相道“过年好”,然后吃饺子,本家的拜拜年,女人就赶紧休息,男人们轮流守岁上香点蜡。

    第二天初一,大人孩子起来穿新衣,拜新年。

    这一天当地风俗是不用女人下厨的,全都是男人做。

    而且还有一个风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做新饭的,都是吃年前囤下的。

    年前把猪皮熬成了猪皮冻,JR做成了J冻,每天一家分一小碗当菜,把昨天的剩饭剩菜热一下,再把年前囤的大饽饽、窝窝头、豆包之类的拿出来馏着吃。

    哪怕二队条件好,也不可能天天吃干粮,还是要红薯当家,干粮顶多吃到初三四就开始做各种黏粥喝。

    这已经算很好的,毕竟大家还是可以吃八分饱的,不像其他生产队一个人一天只有几两吃,天天饿得两眼发昏。

    从初二开始要走亲戚。

    如今都生产队集体安排活儿,过了初三四的男人就要开始上工,基本就是闺女回趟娘家,侄子去趟儿姑家,没的人人串门。

    之前自己种地收粮食,回娘家都要带条R或者二十个J蛋、一棵白菜、两包点心之类的。现在都吃食堂,每天只有自己的口粮,穿衣都用布票,一个人就那么二尺八,吃穿的自己都不够自然也没的礼物带。

    所以,这大食堂的第一年,女人们走娘家就尴尬了——回娘家带什么礼物?

    有些女人就借口天冷、孩子小不宜出门,索性就不回娘家,等天暖和再说吧。

    张够是不愁的,因为她年前就给爹娘送了礼物去,她爹娘说年后就不用回去了,现在他们食堂吃饭定量,闺女回去也没的吃,想让闺女带吃的也不现实。

    所以,就不要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