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2章 母子“情”-第2/3页

加入书签
    前生他不敢去深思的真相,现在就坦露在他的面前,那样的丑陋,当将瀛姝送回值居,转身之时,他的手掌才紧紧握着剑把,他不由自主朝向愉音阁的方向,但理智在提醒他不能去质问母嫔,母嫔肯定以为石嫔不敢将真相说出来,因为母嫔认定,如果石嫔“胡言乱语”,就是自寻死路。

    在母嫔看来,区区中品之族出身的人,绝对无法撼动江东贺这座大山,父皇权衡利害之后,势必只能牺牲石嫔。

    她以为石嫔定然是因五公主病入膏肓,一时间丧失心智,冲动之下,才敢指控贺夫人,而父皇也定然知道了石嫔长期服食五石散一事,而冷静之后的石嫔,也只好承认她的家族已经向江东贺投诚,贺夫人打算控制她,利用她,才诱她服食五石散这一禁药。

    仅只是这一件事,父皇会怜惜石嫔身不由己,石嫔再咬定虽表面上听令于贺夫人,可实际上并不愿和贺夫人同流合污,因此,当确定她的女我已经药石无医后,悲恨之余,干脆与贺夫人绝裂。

    没有掀发江嫔那件旧案,石嫔才有一线生机。

    有句俗谚,知子莫若母,他的母嫔其实是了解他的,情知他抵触争权夺势,崇尚的是清虚澹泊,于是她才焦虑不甘,代替他去拼争去策划,因为知子莫若母,所以母嫔知道怎么将他逼上“正途”。

    现在,于他而言,也是知母莫若子,像他现在能够将母嫔的心态分析得鞭辟入理,像他对母嫔的贪婪**了如指掌。

    这样的“知子”和“知母”,还真是极具讽刺意味。

    但有一件事,如果不是听瀛姝亲口证实,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哪怕是他的母嫔亲口承认了是她杀了小妹,他甚至都会想,这应当是母嫔故意逼迫我去拼争,她想让我自责,因为她说了,她是为了保护我才牺牲小妹,如果我不能争得那个宝座,小妹就白白成了牺牲品。

    南次是真不敢信,贪婪**已经让他的母嫔变成了魔鬼,她是一个母亲,却亲手扼杀了亲生女儿!!!为的无非是嫁祸给江嫔,铲除一个她所认为的,内廷的仇敌。

    真是一个肮脏的地方。

    南次看向愉音阁所在方向,那一片仍然被灿烂的霓光笼罩着,霓光里,大雁组成“人”字,它们从北而来,未知在飞过建康宫的上空时,为何要将“人”字的队形松松散散地保持下去,难道经过这座宫厥时,是感受不到人的气息?

    他曾经期待过离开这里,往遥远的山水之间,身边只要一人陪伴,他们可以过男耕女织的生活,养花赏雪,采野茶煎汤,钓河鱼烹食,但他所期待的那一切,前生时就已经成为了镜花水月的幻梦。

    他得留下来,留下来陪着她去拼争,他是定要尝试的,哪怕进入了权斗场,可也永不会变成恶鬼,这座壮丽的宫厥不应当成为白骨坟茔,我们的居殿檐下,春天时也应有飞燕筑巢,我们会改变这个森冷的战场,不用远去深山幽谷,这里便即桃源。

    ——

    瀛姝“省亲”归来,略作休憩清理,自然要去向陛下复令的,可陛下此时却不在乾元殿,反而是司空北辰立在御书房的廊庑底,好几个女官也都列队默立,但站得略远,见瀛姝,司空北辰还往过走了十余步,这下离女官们就更远了。

    瀛姝一留意,没有看见寺人祈。

    似乎当只有皇子在乾元殿时,寺人祈都不见人影,说这情况奇怪吧,可寺人祈回回都在随驾,要不然就是跑退去办别的差使了,仿佛又没什么怪异之处。

    “快下钥了,殿下怎么还在宫里?”瀛姝行礼后,打了个合情合理的招呼。

    司空北辰自然不觉瀛姝的提问是唐突冒犯:“这几日父皇特意嘱我暂住在乾元殿,协助着阅批奏本,父皇现应当还在跟贺郡公商量平蜀之事,也特许了贺郡公宿在禁内,恐怕是得长谈了,中女史若是有事要禀告,正好,一阵间可佐助我处理那些奏事章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