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一章 文明外挂引变革-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徐长卿好奇的是,关键时刻这些人,竟然真的可以刹住车!

    事实上,能达成这种平衡并不奇怪,超凡大战才过去百年,凡人对超凡者仍旧心有余悸,他们担心超凡者借远古遗迹壮大,同时也担心遗迹失控,大喜成大悲。

    而超凡者同样担心遗迹失控,他们是心中暗喜,因为远古遗迹是神术+科技,这先后差异意味着能够利用遗迹进行生产的,只能是超凡者。

    为了发掘遗迹的产能,必然会召集、以及利用遗迹的相关技术体系,培养超凡者,使之成为合格的产业人员。这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超凡者整体会得到强化。

    凡人固然也获益了,但别忘了,超凡者才是启动遗迹的根源力量,这边一卡,立刻全部歇菜。

    所以,凡人越依赖遗迹,超凡者的话语权就越高,并且超凡者群体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升上来。

    所以,超凡者现在也需要‘一鸟在林’,而不是急着把蛋糕更多的部分揭露出来,万一看到屎,那就恶心了。

    那么,既然那双都有这个心思,其他就好说了,无非是形成了类似地球无常那样的结构,保证自己吃到嘴的同时,联合打压,拒绝更多的人升入第一梯队。

    这个过程中,顶级超凡者的数量也发挥了重要影响。

    原来应该是七王的,但塔西图斯家族被灭了。添了徐长卿,还是七王,当然徐长卿看起来最水,但背后有云霄宗,潜力也出色,任谁也不敢小觑。

    其他就未必有能力独自扛起激活区域的重任了。

    太天位的超凡者,当然不止六位,可介于第四纪元缺乏成体系的技术,并不是每个太天位的超凡者都以战力见长。

    身手犀利的,原本是3:2:2的格局,现在也是,但那个三从原来的西方换成了东方。塔西图斯灭了,徐长卿又把自己顶进去,就造成了这么个格局。

    所以目前第一梯队东方胜一筹,辉煌、两洋、三川。

    之后可以预期,第二梯队的五家,是合力激活区域。都在黑渊城。

    那边是海底作战,本身就增加了难度,目前正在为争夺资格闹的不可开交。

    实际上仍旧是三大阵营的争夺,甚至是第一梯队七家的斗争,保住基本盘,然后抢夺更多的红利,这种趋势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七家又相当默契的联合施压,保障自身第一梯队的权益。

    黑渊城的规模不比光芒城小,却是六分,但凡有脑子就能算出,每一份的产能是要超过这边八分之一的产能的。现在自然要先一步抢夺市场。

    毫无例外的,七家都将占有区当工业母机,只不过具体的方向有所不同。

    辉煌集团算是未雨绸缪那一类的,他们的方向是在白幽灵建立殖民地群,为大迁徙和未来的星系远征做准备。

    他们的核心态度是,哪怕下一刻天人技术相关的造物全都失效,我也最不亏。

    如果以远征为未来目的,现在运人去白幽灵造殖民地,的确是最不亏的选择。

    神舟的运载能力和速度,加上工业母机源源不断的制造当代的先进设备,再用这些设备生产建立殖民地、太空城所需的造物……星系远征计划进程由此而加速,并且对天人技术失效的抗性很高。

    徐长卿觉得辉煌集团的做法很务实,换他在洪天浩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干。

    前途未卜,所知有限,压力山大,外力强大但掌控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会谨慎前行,步步为营,先迅速保住红线,然后再尝试扩大规模。

    以辉煌集团为例,红线是个什么概念?

    他觉得,红线就是在七十二小时之内,即可踏上星系远征之旅。

    从时空篡改者和时空追猎者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池水已然被搅动,原本的历史已然改变,再不可信。

    文明毁灭,或许是几十年后,或许是百多年后,却也可能发生在明天。

    一定要有这样的紧迫感。

    如此思路,辉煌集团的选择就不奇怪了。

    之前那是没办法,现在有了天人技术的挂,就要这么操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