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四章 锻去浮华仍前行-第2/3页

加入书签
    一个人需要花费大几十年学习知识,然后才有资格继续前人的脚步,而他所从事的研究,穷尽一生也未必研究出名堂,能有些小来小去的研究成果就算是不虚此生,而且多半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理论技术。

    大量的研究人员被卡在各个领域的这个层次,爬不上去,于是另辟蹊径,把计算机体系加进来帮忙,这其实就是脑力不够的一个体现。

    如果像他主持的神域那样,也确实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可神域体系是畸形的,是建立在他说一不二,以及奋斗不息的认知基础上。

    而正常的人类社会要复杂的多。一旦达成了满足,就不愿意再攀爬了。

    欲望的确是无止境,可却未必需要更高端的技术,投入大而回报小,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这个上边烧钱。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2018年的地球就有,有些国家就觉得当追随者也挺好,去工业化,税收用于提高社会福利等等。美利坚在冷战结束后,也立刻停止了星球大战计划,NASA航天部在21世纪初门可罗雀。

    没有足够的向上的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愿意砸太多的钱去已经基本够用的技术上。技术难度也成功劝退了很多做着靠技术发财梦的人。

    徐长卿清晰的记得,在他离开故乡前,科学界的整体气氛其实已经不好,早就被污染而变得不那么纯粹。

    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搞项目就跟做游戏,未等立项就开吹,什么噱头响吹什么,光伏、石墨烯等等,弄到资金开搞,千呼万唤不出来,好不容易取得阶段性成果了,却远不及预期,甚至没有实用价值。

    整个过程中,除了把日子混了以外,成果寥寥无几。然后科学家说:这就是科学,它的发现和创造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需要条件,需要不断投入,有概率管着……

    那时候作为科技领头羊的美利坚,就已经秉持够用就行的思路,只要不被超越,就用已有的不断赚钱,后面的做技术储备,不急着放出来,恨不得就用现有技术赚钱到天荒地老。

    类似的问题在这个世界更严重,即便有火星共和国与地月联邦的对抗,联邦内部,也照样放缓了脚步。

    共和国的应用技术超越了地月联邦这边后,地月联邦采取的办法并非立即推陈出新,而是用关税之类的策略卡脖子。

    等实在超越很多,人们宁肯多花很多钱都买,再推出自家的类似产品,技术是抄袭的,再拿关税卡卡,对家的货就又没有竞争力了。

    这种做法让过去当了几十年山寨王的共和国恨的牙根痒痒却没什么好办法。人家地月联邦有320亿人口,庞大的市场,都不需要喊什么爱国口号,照样有战略纵深玩经济策略,抵消外来产品的技术优势。

    这是统治黑幕,是垄断剥削,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可它成功的统御着广大的民众,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没被推翻,至少表明人们还能忍受。

    若非外部因素触动,正常的演变很可能会是火星共和国也被拉扯着磨掉了雄心壮志,尤其对当年远征火星深有感触的那一代执政者们下野后,共和国将不可避免的从上到下都向着厌战、拜金、重享受而去,所谓的卧薪尝胆也就如同一个憋了太久的屁般憋回去了,没了声响。

    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灭亡方式,之前人类文明在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坎儿上,就差点把自己憋死在重力井,已经耗尽力量,体现出了人力有时而穷的那个穷的概念,后面的是真爬不动了,在全民有更高奋进觉悟之前,社会就因为太过臃肿而崩塌。

    徐长卿看到了这些,曾几何时,他以为人类的未来是一条金光大道的,是可以冲处重力井、然后太阳系、然后银河系……一直这么冲下去的。

    没有,事实证明不是那样的。太阳系外的生命入侵,虽然有所触动,神域的异军突起也算给人类文明添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技术注入,也提前让生命不可承受之伪到来,人们不想再前进了,认为现在这样就很好。

    尽管神域后期并没有开动产能,让人类应有尽有,但人类还是自行将技术扩散运用,让AI替代他们成为了劳作的主力,而他们则渐渐向以兴趣爱好去决定做什么的模式靠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