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九章 拒绝合作再备战-第2/3页

加入书签
    没有软弱,不存幻想,徐长卿的屁股坐在人类一边,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人类,都不需要外来智慧生物指手画脚,寄生人类,就要有被灭杀的觉悟。当然,作为代表人类一方的他,同样有被灭杀的觉悟。

    七月三日,也就是跟能量生命二次接触后的第三天,徐长卿驾驶再兴号独自前往亚洲星港。

    如今的亚洲星港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延绵的太空城市。

    经过四艘基地舰、以及近两千万人超过半年的劳作,整个星港已经完全模块化、飞船化。

    它可以像乐高积木般拆成一个个的单元,然后以新的方式拼装,组成超级舰船,驶往他处。

    现在,它以双层展开的姿态呈现,当舰船或飞行器行驶其间,就有种飞虫穿梭于全金属的框架房间中的感觉,那种宏伟能让人对工业伟力,由衷的产生震撼情绪和自豪感。

    用一位运输船船长的话说:每当我看到这些,我就觉得人类还有彻底答应异生物的机会。

    再兴号驶入一处封闭式的格纳库,之后驾驶舱脱离机体,被机械臂放入专用通道,然后在轨道车的推送下抵达站台,人员离舱时,就像从过山车上下来差不多,旁边就是月台,重力、氧气都正常。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进入太空,早就不需要事先狂吸几个小时纯氧,以解决减压症的问题了。一针下去,溶在身体组织内的氮气就会被收集。

    而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靠了医用纳米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代替了过去的防天花、麻疹之类的药物注射,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辛勤工作,人类得以长寿,大多数人在医疗保障健全的情况下,都能活到人类身体的自然寿命,150岁左右(理论最大值是175)。

    在更衣室换了衣服后,徐长卿搭乘思维车前往舰船制造厂。

    路上路下代步的全是思维车和电瓶车,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了。核冬天让很多资源成为了稀缺产品,比如说橡胶。

    而从整体成本看,太空殖民卫星的生产和运转,仍旧比在利用自然太阳能的地球上生活成本高出太多。

    所以,地球进入核冬,不管怎么算都是超级损失。这其实也是难管会以高压管理驱策民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加倍的付出,是无法再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的。至少外域城邦的全自动化设备体系,其规模还不足以伺候起如此多的大爷。

    徐长卿抵达制造厂,火星共和国的代表邢美珍,已经在先到,在那里等他了。

    邢美珍也算是老朋友了,当年新泰山号的舰长,如今是火星共和国两支隐形舰作战群的总指挥,当初处理那些伤损掉队的异生物战舰的那支隐形舰队群,就是由她指挥的。

    两人简单寒暄之后,就在制造厂的代表的陪同下,前往了组装车间。

    这里生产的,正是不久前定型的勇士II型太空战机。

    其实,这种兵器徐长卿觉得称作MA更合适,Mobile Armour,展开的意思为机动全领域泛用支援武器。

    不过人们更愿意称呼其为重型太空战机。全长超过150米,全宽、全高超过30米(主要是尾部推进系统比较占空间,是个大屁股),这等于是让徐长卿故乡的伯克级驱逐舰飞上了天,这种东西称之为战机,未免有卖萌嫌疑。

    但它的确是由单人、双人驾驶,承担的角色也跟战机相似。

    这是徐长卿在于异生物大战时,就萌生的念头,一款能像行星时代的战机般,在太空舰队战中发挥远程打击作用的兵器。

    他实在是无法造出像星球大战中的战机那般明明是工质引擎,却那么的小巧玲珑,飞的比大舰快,武器也能对大舰造成伤害的战机。

    所以就有了这种在联邦的制式中,属于大型艇级别的太空舰船。它的优点之一,就是现在的火星共和国、完成了技术升级的月球殖民地和这里的星港,都能批量生产这种兵器。

    徐长卿希望能过量产这种兵器,弥补人类一方太空战舰数量严重不足的劣势。

    不过怎么说呢,兵器很少有单用的,都需要配套其他兵器、设备,并制定与之相关的战术等等,这是个很复杂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