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加入书签


    喝过水后的杨辉好奇地在屋子里观察起来。右下方挂着两个镜框,里面插着很多照片,隔着桌子,人物看得不大清楚,杨辉便要搬凳子站上去看,高庆昌笑着对她说:“你这样子被人家看到了还以为杜怀诚家来了个疯丫头哩!”她听了一吐舌头,把已经跷上凳的一只脚赶紧拿了下来,顺势转身一屁股坐在上面。

    几个人正在看着照片,杜怀诚就吆喝着进了院门,后面跟着他的父母。他父母亲是浇麦去了,裤脚卷到膝盖,赤脚上还沾着没洗净的泥。杜怀诚几个同学的到来让父母很高兴。杨辉嘴儿甜,马上站起来喊了“伯父”、“伯母”。高庆昌孙东贵也起身跟着喊了。杜怀诚的父母还有些拘谨哩,笑咪咪地应了。两个人都是五十多岁的样子。怀诚娘要老伴赶快去厨房烧火,说别把三个孩子给饿坏了,早饭又没吃正经东西。

    杨辉说,那我去给大娘帮忙。怀诚娘说,闺女你就安心歇着吧,听怀诚说你们在县城吃了碗腌肉面先垫补了一下,根本没有吃饱的,中午咱就尝尝大娘做的面条呀,肯定不比人家的味道差的。

    杨辉说:“大娘,那我就跟您学学做面条的手艺。”

    大家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支起小木桌,怀诚陪着高庆昌、孙东贵喝茶闲聊,怀诚娘和存德老汉开始做饭,杨辉跟在怀诚娘屁股后面转呀转的,唯恐漏看了一眼。怀诚娘边干边讲,她说这腌肉面可是咱新乡的名吃,和面可是有讲究的,通常是生面加精粉、食盐和碱面先和好,揉团,蒙上湿布放五六个小时才擀,这样的面有韧劲,易于擀薄切细,沸水出锅有光泽,面劲道滑润。这里面的窍门是配料要正好,碱面搁多了擀出的面就会发黄发硬,放的少了,面条不劲道,面和的要熟,软硬要恰到好处,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口感韧性十足。这和做汤面的面条做法稍有不同,做汤面和的面要软些,那样煮出来的汤面才更有面味。而腌肉面的面条要稍硬些,这擀面煮面都是要讲究火候的,最要紧的是这腌肉,这可是咱新乡的特产,咱家的腌肉是我去冬就弄好了的,有一种独有的咸香味。冬天腊月里准备了上好的猪肉,肉经过冰天雪地略冻一冻,先提前准备好大锅,烧好热水,将肉清洗干净,放到锅里加盐加煮肉专用的调料煮到八成熟。开锅前添加硝盐,硝盐添加可是个技术活,将硝盐放到铁勺中加上烧红的木炭形成剧烈燃烧,烧到一定火候快速浇到煮肉的锅里,这里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烫伤,硝盐适量、掌握好火候。八成熟的肉切成小块备用。准备两个小锅一个上糖色,一个放少部分油烧热。上糖色时要先将炒锅擦干净炒热,倒入一些油,待油热后,放入白糖,随即用菜勺不断搅动,此时随油温升高,糖开始熔化起泡,待泡由大变小,油面全部翻起,色泽由淡黄变枣红或深红时,糖色即成。先将肉块放入糖色锅,上色。再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去除水分,炸好后,放入洗净晾干的瓮里,瓮的大小根据肉的量准备,放一层肉加一层大盐粒子(食盐也行,不过没那么好吃,也容易坏),别怕盐多。将肉全部放到瓮里后将翁放到避光阴凉处,放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再吃,咱山区群众技术好的能将肉腌对头一年,这样腌出来的猪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做面时将腌肉加土豆(现在也有加上几根油菜的,有点绿色也挺好的)、豆角、粉条一起炖制成菜,粉条一定要用纯红薯粉的,那种土豆粉的不行,浇在沸水出锅的手擀面上,这样一碗腌肉面就算是做好了。

    几个年轻人支棱着耳朵仔细的听着,他们想不到一碗普普通通的腌肉面竟然有这么多的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有对技术火候的把握。

    工夫不大,腌肉面上桌,大家边吃边品评,说这面就是韧性、劲道,略微含碱味,腌肉香而不腻、再加上土豆、豆角、以及粉条炖制的卤菜,味道真是绝了,让人吃了一碗还想着下一碗,在县城面馆里吃的差太多了。几个年轻人除杨辉一个女生外,三个小伙子就像是在比着赛着的,每人整整吃了两大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