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世纪之战-第2/3页

加入书签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本来没有什么,但未尝一败,只排名第十四的秦牧一比较,这就有点尴尬了。

    



    上官敬争胜之心忽起,他一定要终结秦牧未尝一败的战绩。

    



    秦牧不知道自己被魏帝国名将,凤舞大陆名将榜排行第三的上官敬给惦记上了,他之所以统率五万骑军日夜赶路,提前十天抵达预定地点,只是给上官敬施压,迫使他放弃强攻潼关城,达到解围的目的而已。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赵太后的举荐之恩与请求,再者,相信任何一个统军将帅都不想错过这场成就不朽功绩的世纪大战。

    



    绵绵春雨一下就是五天,十二万秦军在百武关下也休息了整整五天,恢复了长途行军带来的疲劳。

    



    不过,因时间仓促,军用物资没有准备充足,十二万大军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后勤压力十分大。

    



    好在天武城是边关重镇,常年驻有五千常备军,屯积的粮食武器装备也多,还能支撑半个天多,但如果还继续下雨,后勤就真的压力山大了。

    



    第六天,天空总算放晴,在卫帝国使者的引领下,大军涌出百武关,进入卫帝国的地界,然后绕着义安城而过,队伍像一条望不头尾的巨龙,一直向前延伸。

    



    之所以不穿城而过,是义安城的守将担心十二万秦军在穿越城池之际突然发难,乘机夺取城池。

    



    好吧,人家存有防备之心很正常,换成是秦军也是一样,荆秀等人都能理解。

    



    大军走了三天,终于抵达定安县城,即预定的集结地,统帅熊怀安下令驻营,同时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出侦察,刺探魏军动向,并派使者前往陈县联系前天已经抵达的赵军。

    



    赵军统帅仲孙弼和秦军统帅熊怀安碰面后商议,都没有马上出战,而是采取守势,等候另外几国的大军抵达后再寻机和魏军决战。

    



    几天后,楚、金等帝国的军队浩浩荡荡抵达,潼关至定安县一带尽是战旗飘扬如海,军营连绵上百里,声势非常浩大,给人极大的威压感。

    



    面对六国百万联军,魏军也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征召了百万军队奔赴前线,但需要驻守的城关要塞太多,实际上,增援给上官敬的兵力仅二十五万。

    



    上官敬手中现有四十万军队,要对抗联军的百万大军,压力巨大,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正面硬刚。

    



    上官敬已经下令各军退出潼关的前沿,收缩兵力在破军城、天武关一带布防,依托坚城防守,以消耗联军的兵力。

    



    赵军的中军帅帐成了联军的临时指挥部,六国统帅在营帐里议事,下面是一大群高级军官,代表各帝国皇帝的监军另坐一旁。

    



    荆秀是监军副使,本来也有参加会议的资格,但参加会议的将官实在太多了,把整座帅帐都挤满了,他干脆等在外面,和各国的监军副使站在帅帐外边聊天吹水打发时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