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中粟,桃上李(一)

加入书签


    晋阳府人声鼎沸,绕过那离城门不远的雁阵酒楼,梢过双塔寺门前,穿两行街巷,来到这市集当口,先走头一个锦缎坊,再过一个米面摊子,绕过这两个来到菜农面前,往左看去:

    面前两扇朱漆门,一对白石狮,抬头便是青砖碧瓦,锦顶玉檐。伸手敲响衔着门环的黄铜狮子,只见门庭若市,往来络绎,迎四方嘉宾;跨步迈过满月般间隔内外的门洞,亭台楼阁,幽静清闲,纳百家同志。

    晋阳,崔府,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问得任何一个男女老少,便会依着上面的话给你指路啦。

    崔府占地足有近两亩,自家和佣人帮工所用不过半亩,剩下所有皆是客房,足见崔长乐好客之道。

    此时,崔府上下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平日里略显寂静的宅院活似赶集一般喧闹,管家冲着仆从嚷嚷道:“河南一批请帖送去没有?”丫鬟向着奶奶问道:“从京城又有一批拜寿帖送来,您看......?”不一会又是佣人喜气洋洋地奔进来喊道:“喜讯啊老爷,张家送来一批奇珍礼物——”

    就在这片吵嚷中,一个年轻男子从眼前庭院里挤进正厅,走到坐在太师椅的崔长乐身旁,挺直身体拱手道:“爹,湖北的门派都送完了。”

    此人器宇轩昂,身姿挺拔,面皮白净中透出红光,一双丹凤眼神莹内敛,圆顶宽鄂,鼻梁挺拔,面容端正,身高六尺,体态自然。一头长发梳成道簪,身着朴素道衣,配一柄三尺长剑,护手上雕刻着太极图案,悬挂腰间,腰间另一端戴一块玉麒麟玉佩。行走间身姿圆满,气势内敛,神完气足。往那一站,不夺目,不张扬,自然而然地洒脱,给人感觉平淡和谐。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武当山掌门李仪的首徒,崔大侠的长子崔元亨。

    崔长乐冲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了,你才刚从武当山过来就让你忙活,稍微休息一下吧。”

    崔长乐这外貌又是如何?

    国字脸,一双蚕豆眉,两只铜铃眼,一张吃四方的大嘴,下挂着三缕长须,上顶着狮头宽鼻。睁眼时炯炯有神,眯眼时慈眉善目,身长五尺半,体宽魁梧,穿富家锦袍,戴武人束冠,一双手攀过三山五岳,两只脚踏遍四海八方。乍一看方才四十出头,细一问今天五十大寿。

    天下称颂,江湖往来,不绝如缕。正有高朋亲友赞扬,邪有牛鬼蛇神钦佩。膝下金枝玉叶各有千秋,身旁武林同道皆乃豪杰。孟尝不过三千门客,春申岂能百虎相聚?

    有道是:燕赵苦寒地,晋阳无贰双,便是那崔长乐,崔大侠!

    崔元亨笑着回答父亲:“没事,爹,您大喜的日子孩儿尽力捧您欢心,这是本分。您先歇着,我去检查西厢的状况。”

    人逢喜事精神爽,崔长乐又是和好久不见的儿子聊天,格外地开心,“不急,这忙前忙后的,我还没拜会你武当师门呢,可别说我怠慢了人家,正好咱们一块去找李道长谈谈道。自从你拜他为师后我就没再见过他了,可有什么变化?”

    崔元亨微微一笑,“师父辟谷修身,我这么多年在武当山上生活,他还是老样子,出尘于世,也就您才有这面子把他老人家请下山来。”

    崔长乐也是面露微笑,笑骂道:“少胡说,你上山之后还以为你也能沾点仙风道骨,到头来却得个油腔滑调溜须拍马。多学学你妹妹吧,那才叫英姿勃发,朝气蓬勃。”

    这时,一直在崔长乐身旁算账的老账房先生哼笑:“老爷啊,你让元亨去学‘铁桃李’的做派,倒不如趁早给利贞这丫头找个正经人家,她可是凶名在外啊。”

    说起华山派“铁桃李”崔利贞,其名声甚至比她常年在武当山修道习武的哥哥还要响亮,这名号得益于去年崔利贞二十岁时的一件壮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