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文正公-第2/3页

加入书签
    “好了,咱们不谈他的感情生活,就说范仲淹及第之后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他有了能力之后就将母亲接来奉养,后来因为他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官,升任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这个时候的范仲淹归宗复姓,恢复了范仲淹这个名字。”

    “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主持重修捍海堰,1024年调任兴化县令,全面主持修堰,后来因为母亲辞职回家守孝,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范仲淹生性耿直,看到朝政过失就要秉公直言,他曾经四次上书论斥吕夷简,好友劝他不要引火上身,他和了一首灵乌赋相和,其中就有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也因为这样的性格屡次直言,屡次被贬。”

    “1029年,当时主持朝政的刘太后生辰,仁宗打算率群臣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听说之后就和仁宗说如果在会庆殿为太后做寿,这就是国事,如果是国事,万万没有官家跪太后这个道理,这是为臣之礼,会有损帝王威严,倒不如在后宫以家事来为太后做寿,官家以儿子的身份跪拜太后,这个才合理。他又上书太后,要求还政于仁宗,也因为这件事情范仲淹离京为官。”

    “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当时群臣为了讨好仁宗,就历数太后多年执政的过失。而这个时候范仲淹没有借机报复,而是和仁宗说太后虽然有过失,但是秉政多年,对仁宗也有教养护持之恩,他建议朝庭掩盖太后的过失,成全她的贤名美德,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

    “可见范仲淹做事一片公心,一心为国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

    “范仲淹执政地方的时候兴修水利,教化百姓,戊边西北时改革军制,整顿军备,数次击退西夏进攻,使得西夏不敢来犯。”

    无忧一口气说了很多关于范仲淹的事迹,最终叹了一声:“1052年六十四岁的范仲淹调任颖州,他带病上任,走到徐州时与世长辞,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关于范仲淹还有一则趣味,他故去后几百年,明时太祖朱元璋一次审死刑犯,当他看到一位犯人的名字,就问他祖上何人,知道他是范仲淹的后代时,就把他给放了,还说不管你犯了什么罪,都可以免你五次死罪,相当于给了五块免死金牌。”

    “当然,这种事情戏说的成份很大,应该不是真事,不过这也表明范仲淹名声之好。”

    说到这里,无忧笑了一下。

    大家看到她笑,就觉得这笑里意味深长啊,不知道她是不是憋着什么坏。

    不过好多人都没有太大意。

    因为大家都眼红啊。

    文臣眼红范仲淹的声望名气,还有后世对他的追思。

    帝王眼红仁宗,为啥?为什么?仁宗也没什么突出贡献,文治武功也拿不出手,咋就有那么多忠臣良将效力?

    当然,也有很多人都在沉思范仲淹的治家之道。

    瞧瞧吧,人家范氏宗族因为一位范仲淹兴盛了千年。

    他们是不是能够效仿一下?

    红楼时空

    林如海沉思片刻,他叫来管家询问:“派人去姑苏打听的如何了?”

    林管家小声道:“老爷,派的人回来了,您何时见见?”

    林如海立刻就往书房而去:“把他叫到书房来。”

    贾府

    王熙凤坐在卧房里,她把丫头婆子都打发了出去,只留下平儿一个人。

    平儿拿了帕子递给她:“擦把脸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