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翁县-第2/2页

加入书签
    只是他们身上银两不够,郑家此次迁徙的族人共六十二口,中途死了五个,如今还有五十七人,这就是五十七两银子。

    当初都是被大水冲出来的,彼时大家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些银子,只是不多,后来在寿阳府又花了一部分,所以此时郑友奎统计了一番,发现只有三十八两。

    而庞荣等人身上则是户籍没有,银两也不够。

    “这翁县定的什么劳什子规矩,不会就是故意不让我们进吧?”大家一边烤一边讨论起来。

    万一这些当官的都串通好了,寿阳府不让他们进,兴义府也不让进,那他们千里迢迢,走了近两个月来到兴义府是为了什么?

    众人心中都生出忧虑。

    “人太多了,翁县难以收容,定这两个规矩估计是想筛选一批人进去,这个时候能拿出一两银子又有户籍的人都不会太差,进去之后不容易生乱。”郑友奎在医道上的天赋不高,能当上族长是因为上任族长的力保,相比于一心只求医道的族人,他更懂得民生和政事。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带领郑家这一支逃过了多次劫难,因此,原本认为他不足以担当族长之位的族人都渐渐认可了他。

    此时来到翁县城门外的灾民有四万之多。

    那晚被匪徒杀了好几千人,中间又病死了几千人,但后来又有许多原本留在寿阳府外的灾民开始往兴义府这边迁徙,如今聚在一起,约莫四万人。

    这还不算尚在路上的,过几日,翁县城门口外的灾民会更多。

    而一个县原本的人口是多少呢?

    也不过七八万尔。

    一下放进去四万灾民,翁县县令哪里敢!

    因此只能收容一部分。

    有户籍,就好管理。

    有钱,就不会想着偷蒙拐骗。

    所以这规矩是有道理可言的。

    “我们又不都留在翁县,兴义府这么大,把人分开,一个县六七千人总行吧。”郑二伯没好气道,言语间对兴义府的官员十分不满。

    “哼!你现在说得好,那进了翁县以后,哪些人留在翁县,哪些人继续往前走?且这么多人,你能保证所有人都安分守己,不去做伤天害理之事?”郑友奎反问他。

    郑二伯一噎。

    “是啊!大家在外流浪了快三个月了,现在谁都想找个安稳的地方过日子,谁也不想再当流民了。”郑四伯也叹道。

    还有一点郑四伯没说,翁县离寿阳府最近,等以后寿阳府恢复了,想迁回原籍也最方便。

    “不是,你们倒是说说怎么进去啊?”庞荣听得着急,这些读书人真是磨叽,讨论那么多缘由做什么,想想解决办法啊!

    在他眼里,郑家这些大夫,也算读书人行列。

    “闯肯定不行,翁县显然早有准备,城楼上放了不少投石机。”方才靠近城门,郑友奎就发现翁县虽未紧闭城门,但守卫森严。

    乍眼看去,守城门的官兵就有千数,城楼上架了几十台投石机,每架投石机旁都有官兵看守,若是下面的灾民稍有异动,寿阳府城外的悲剧怕是要再次上演。

    “所以,要进去,只能照着规矩来。”他总结道。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