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东归?

加入书签


    刘协的第一次朝会,不欢而散。刘协没有掌控朝堂的能力,王允也没有跟皇帝硬拼的资本,刘协说出那句“相国欲为董贼乎”后,包括王允本人满朝文武皆跪伏于地,不敢多说一句,刘协无语,转身离去。

    官员们都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但没有人愿意出来为皇帝说话,毕竟如果皇帝亲政,那官员们相当于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肯定不像如今,大小事皆出自酒席之上。刘协认为王允固执,是王允认为他年龄小,领着众人不让他亲政,但其实王允代表着当权派,朝堂上的大多数士人,他们不愿放弃手中权力,他们想要这种几乎等于没有监管的权力,而王允则是认为皇帝还没有亲政的能力,还需听政几年,才可接手只有这样自己也才能大放光彩,留名青史。他们虽然没有共同的目的,但是具有共同的利益与需求,那就是手中权和皇帝不能亲政的需求。所以不是王允领着百官,是百官推着王允。

    未央宫甘泉宫

    若大的宫殿,只有皇帝一人。自刘协回来后一直趴在窗边,不用人伺候,不喝水,不进食,他兴许是在想今天在中殿发生的事,或许也可能是在想日后该怎么逃跑,因为他发现不管他怎么努力,其实历史跟他也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他没跟王允说杀董卓,王允还是会杀,而如今又跟王允说不要打击西凉叛军,王允还是会打击。刘协发现穿越和小说不一样,收服一个人,并不像小说里那样,谈几句话,恩威并施就行。

    第一次见王允时王允的唯唯诺诺,今天见王允时王允的嚣张跋扈,这都是真实的王允,只不过是王允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罢了。

    我是没有变的,为什么王允先怕我,但是后面就不怕了呢?他第一次是被我的言语吓到了吗?那为什么第二次没有?刘协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是能感觉到,这其实是一种势的存在,第一次王允要杀董卓,他们需要理由,他们找的理由是帮皇帝刘协杀董卓,所以他们需要我,所以他们才怕我。第二次则是他们需要权力,而我会剥夺他们这种权力,所以他们不需要我,所以才不怕我,甚至想要排斥我。所以现在的我是可有可无的。也就是没有被需求的。

    刘协想到这里瞬间开朗,这就是被需求感如果想坐稳龙椅,那就要让臣工们知道,没有皇帝是办不成事情的,只有皇帝在,帝国才会发展,不会停滞和倒退。

    “来人!来人”但没有人回应刘协,刘协今天大发脾气的时候将人都赶走了,毕竟看似忠于自己的人,不知道哪个就是给王允大人报信的人,尤其是今日那个读圣旨的宦官,眼里更是不将我这十一岁的娃娃当回事!

    刘协见没有人回应他,自己便去找人,刚出宫门,便见到一个正在打瞌睡的小太监。小太监年纪也不大,看上去与刘协年纪相仿,应该是为了填补空中空缺刚入宫的。刘协见状一脚踢了上去,张口就骂:“听不到我叫人呢?想找死吗?”

    小太监一看是皇帝,赶忙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口中念叨着“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刘协听着稚嫩的声音,借着月光看清了他的模样,看出来他的年纪不大,便让他起来了。

    “起来吧,饶你不死。”

    “你是何时入宫的?你今年多大了?”

    “奴婢是昨才入的宫,今年十岁整”

    刘协一听这比我还小一岁呢,这么小怎么就入宫了,还在上夜班,这熬坏了身体怎么办?

    “你才十岁怎么就如果做太监了?”

    小小年纪的小太监一听瞬间就绷不住了带着哭腔回应道:“我本是洛阳人,前年的时候董卓下令迁徙长安,我本是一家七口,祖父和祖母因为身体不好,不便上路,便被董卓派人杀了,父亲和姐姐路上死了,到了长安就只有我和弟弟还有母亲三个人了,可母亲前几天因为把粮食都给我和弟弟吃了,母亲便饿死了。昨天城门处招收太监,我和弟弟实在是饥饿难忍,不得以便当了太监”说罢就以是泪流满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