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责任

加入书签


  这乡下的聪明人可并不只有他一个。

  都是在地里刨食的老农民,谁不知道夏天干活的时候要贪凉趁早?

  真要是到了交粮那一天,他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比刘家店距离镇上还要近的村子没有十个也有八个,等到他们摸黑拉着粮食到了镇上粮站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在粮站排队交粮的人,早就已经排到大街上去了。

  对于这一点,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不止一次去交过公粮的李东升,可是深有体会。

  很多时候,他们在粮站那里排队排上一天甚至两天,都不是什么稀罕事。李东升甚至还有过一次守着粮食在大街上过夜的经历。

  也就是交粮的时候天气正热,夜里也不会觉着太冷,否则就那样在毫无遮掩的大街上睡一夜,第二天非得重感冒不可。

  所以,有了一定的交粮经验之后,各乡、各村的村民再去交粮的时候,都不会再扎堆过去。

  就是去了,也会带足了干粮与开水,甚至连凉席都会放在架车上,做好了在乡里过夜的准备。

  到了后来,乡里面更是会直接出面,提前计划,规划出一段段具体的交粮日期到下面的各个村庄。

  比如,一号到三号,是小朱庄的村民去粮站统一交粮。

  四到到六号,是刘家店的村民去粮站统一交粮。

  之后再以此类推,把时间分隔开来,让各村错锋有序地完成交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交公粮而造成的人员聚集及交通堵塞。

  李东升本来是想要提醒一下自家的父母,莫要这么着急,就算是要去,也要多做些准备。

  不过,看到老爸、老妈,甚至还有奶奶,全都一脸兴奋、急切的样子,恨不得马上就能去把交粮的任务完成,把属于国家的粮食上交出去,他就知道劝了也是没用。

  这些大人,根本就不会听他这个小孩子的建议。

  而且,这个时代的农民,无论责任心还是爱国情操,可是都远要比后世人更加地浓郁及纯粹。

  交公粮在他们的心中,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一日不把公粮交上去,他们心里就会一直挂念着,总感觉亏欠了国家似的。

  所以,很多时候,哪怕是他们明知道去交粮的时候,会排上一天甚至两天的队,他们也是义无反顾,甘之如饴。

  这样的心境与情素,做为八零后,哪怕是重生了一次,李东升也仍是有些理解不了。

  不过,哪怕理解不了,却也不影响他对父辈们这一代人的敬佩。

  因为正是有了他们这一代人的辛苦贡献,才让国家度过了改革开放前几年各地缺衣少食、各种生活物质短缺的难关,为祖国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经济的高速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有力的后勤保障。

  之后的八零后、九零后以及零零后,能够过上衣食无忧,且越来越好的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人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很快。

  在老二两口子的帮助下,老宅需要交纳的七袋公粮也都已经从麦囤里搬了出来,摆在木架车上拿绳绑好,便直接拉到老二家去了。

  只等着明天一早,他们就会拉着这些公粮,直接出发。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