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抓阄

加入书签


  “先种地,后交粮。交了国家的,剩下的全都是咱们自己的!”

  “最后大家能留到自己手里多少粮食,年底还会不会再饿肚子,全看你们自己够不够卖力气了!”

  “总之一句话,多劳多得,多种多得。国家不会亏待咱们,土地也不会亏待了勤劳的农把式!”

  一百二十斤?

  众人闻言,不由全都安下了心来。

  李东升身边的奶奶张桂兰也长长地轻松了口气,抱着李东升小声地嘀咕首:

  “还好还好,一百二十斤说少不少,说多也不说,应该能承受得住!”

  “况且,国家每年只收一次粮食税,而地里的收成却是两茬儿。种完小麦,还能再种一茬苞谷或是红薯,口粮绝对富裕!”

  “咱们家有六个年轻力壮的大劳力,耕种二十二亩半的田,根本就不算什么!”

  “今年的光景若是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迎来一个大丰收,到时候家里可就再也不会缺口粮了!”

  说着说着,老太太不由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就变得极好。

  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对于地里的大概收成,各自都有一定的把握。

  一百二十斤的粮食税,还吓不到他们。

  李东升见奶奶高兴,也不由跟着轻笑了起来。

  说实话,根据八十年代豫东地区每亩不超过四百斤的小麦产量来算,一百二十斤的公粮确实并不算低。

  若是遇到天气不顺的时候,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可能都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但是,正如奶奶所说,他们这里的庄稼可是一年两熟。

  冬小麦,秋玉米。

  小麦的产量或许并不高,但是秋季的玉米,或者是红薯的产量却是很可观。

  这样一年忙下来,地里的收获肯定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了。

  再怎么,也会要比之前的公社大锅饭所得到的口粮要多得多!

  毕竟,只要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那些收成全都归个人所有,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全部充公上缴、统一分配了。

  这样,当也少有人会再像以前在集体上工时那样,混水摸鱼,滥竽充数了。

  能干的、肯干的人,自然就能收获到更多的粮食,把日子过得更好更红火。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

  刘支书再次高声吆喝道:

  “既然大家全都听明白了,那咱现在就正式开始分配土地!”

  “分配的方式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咱们最常用的抓纸阄,分到的土地好坏,全凭个人的运气!”

  “只有一点,抽到了就得认,不管是好是孬,谁也不兴反悔!”

  接下来,村主任刘恩红与村民兵连长刘建设,一起搬出一只用来抓阄的大木桶来。

  桶口用红布封了顶,中间留了一个手臂粗细的孔洞。

  之后,刘恩红从上衣兜里掏出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写满了人名。….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