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曹魏也要出兵

加入书签


    诸葛亮的相府议事厅中,众人激烈的讨论这次出兵的计划。

    从中午一直到晚上掌灯。

    最后敲定了出兵的各项事宜。

    三路大军,右军2万人,前军1万人,凉州军一万人,共计四万大军。

    同时,关中驻军再调出二万人,作为后勤补给,并等三路大军攻城略地之后,成为守备部队,驻防当地。

    事无巨细,诸葛亮针对每个环节都仔细考量。

    这不同于去年的几场大战,朔方四郡离关中七八百里甚至更远。

    一旦三路大军分别出师,那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各自为战。

    而在塞外作战,又和去年的关中陇右作战完全不同。

    战争的方式也不一样。

    “这一次谋略朔方四郡,也正是磨炼我大汉骑兵的大好机会!”

    诸葛亮看到在群策群力之下,行军计划一定,长嘘一口气。

    现在蜀汉又西平和九嵕山两处马场,战马两万匹。

    前军有轻骑兵两千,右军有骑兵三千,凉州有骑兵五千。

    一万骑兵,合到一起,或许才能发挥战力,与鲜卑人进行决战。

    面对鲜卑人的骑兵,还有孟建残部,只能以攻占据点,压缩鲜卑人的生存空间,将鲜卑人赶出阴山外。

    尽可能的斩首杀敌才是重点。

    这一次计划,诸葛亮也是效仿当年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方略,卫青,李广,霍去病三路清扫。

    “幼常,伯约,你们回去,便做好两郡防守,准备粮草马匹辎重,三日后,出兵朔方四郡。”

    “喏!”

    两人带着麾下众将领命。

    “攸之,即刻返回凉州,向张翼转告,按行军计划,即日执行。”

    郭攸之也起身领命。

    ......

    与此同时。

    曹魏许都,朝会。

    年幼的皇帝曹芳穿着龙袍,带着珠帘帝冠,呆呆看着大厅上两帮人在争论。

    起因便是并州刺史王奋给司马懿送来急报。

    拓跋鲜卑首领拓跋宏犯边,帅五万铁骑,兵临雁门关。

    雁门关岌岌可危,特向朝廷求救。

    王奋的意思是希望朝廷派兵出雁门关,把鲜卑人打败,好一劳永逸。

    “刚刚才和吴军大战,虽新得一些郡县,但耗费巨大,朝廷派兵防守即可,不宜出关大战。”

    当司马懿提出要派兵出征之时,曹爽便站出来反对。

    反正朝堂之上,司马懿同意的,曹爽就唱反调。

    “大将军,雁门关一破,太原危,太原危则并州危。”司马懿肯定不同意了。

    王奋在信中还提到,魏凉州刺史孟建带着去年的凉州残部,在九原城了。

    孟建还希望王奋向司马懿转达他想回归中原之心。

    这个司马懿亲自任命的凉州刺史,自从凉州兵败后了无音讯。

    此时他的出现,让司马懿又惊又喜。

    必须派兵出去接应才行。

    孟建手中,还有五千凉州铁骑呢!

    至于让不让孟建回中原,又另当别论。

    “雁门关是天下雄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五万鲜卑骑兵,又没有攻城器械,他们只能望关而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