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有病吧,这还笑得出来

加入书签


惊慌恐惧的清兵终于发生了踩踏,倒下就完蛋,无数双大脚劈头盖脸,根本站不起来。任凭你凄惨的嚎叫,也只能是越来越声小,直到断气。

 就在此时,城外突然响起了呐喊和惊叫,越来越清晰,竟然是激昂的喊杀之声。

 敌人杀过来了!

 敌人堵住城门啦!

 对于失魂丧胆的清兵来说,这是最大的噩耗,也是对他们心理上最为沉重的打击。

 前面的想往后退,后边的还在往前挤,很快便使城门洞彻底堵塞,哭嚎声斥骂声惨叫声响成了一片。

 走小南门!已经被人流裹在中间的董学礼等人,惊惶失色,又横行霸道地向外冲。

 但明军的迅猛攻击,已经使清军丧失了最后的逃生之机。

 大队的明军沿着城墙包抄而至,还不断有明军从街巷中杀出,如狼似虎地冲向处于绝境的清军。

 降者不杀!

 早降,早降!

 凶狠的喊杀声中,终于还是出现了别样的声音,给了清军以最后的一线生机。

 天边愈发明亮,由白至粉,再至于红。接着,仿佛一声清亮至极的吟唱,天空开展,云片被冲开,一轮朝阳冒出头儿,将半边天空染成了金黄色。

 投降,投降!

 投降,饶命!

 成百上千的清兵跪倒在地,在他们偷视的视线中,冲上来的明军将士沐浴在朝阳下,如同穿着金色盔甲的天兵天将。

 几匹战马突兀地站立着,亲兵茫然又绝望,无措地把目光集中在他们的提督大人身上。

 董学礼面如死灰,手里拎着宝剑,上面没有血迹,比他的脸还要干净。

 一队明军杀到了眼前,刀枪齐举,怒目圆睁。当先一员大将,手中提着一杆染血的大枪,恶狠狠地盯着董学礼这条大鱼。

 特么的,还挺能跑,差点就丢了这一件大功。武自强呼呼喘着气,咬牙切齿,还露出几分狞笑。

 一声清脆的金铁之声,董学礼扔下了手中的宝剑,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耷拉脑地滚下了战马。

 城外的战斗还在继续,在两营明军突然而猛烈的截击下,逃出城的数千清军象一群绵羊或鸭子,顷刻间便被杀散,四下亡命奔窜。

 襄阳总兵于大海,此时已经弃掉了盔甲,大步流星地向着江边奔跑,小辫子飘在脑后,显示出他惊人的速度。

 人高马大,浓眉大眼,于大海向来觉得自己是气宇轩昂英武不凡的形象。但此时,他的脸上是红一道黑一道,脏得一塌糊涂。

 但不得不说,于大海的机敏和果断救了他的命。是他率先意识到城池失守已成定局,是他先率部败退,是他先打开小南门,向江边逃窜。尽管他没想到明军会赶尽杀绝,竟然在城外还派兵拦截。但此时,他离江边已是不远,逃得一命的机会还是很大。

 嗖,嗖,嗖十几支箭矢从身后射来,惨叫声不断响起,但于大海恍如所闻,只是调整了方向,斜着向江边奔跑。

 能跑到这里的清兵,早就都甩掉了盔甲,甚至是兵器都是累赘,都扔掉了。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还手之力,还防护也是薄皮,轻箭都能造成伤害。

 于大海耳边带风,奔跑如飞,他已经看到了江上的帆樯。

 但这时还远不到放松的时候,水师的江船正在驶离码头,因为他们看到了追杀而来的明军,离己方的士兵太近了。要想接人上船,敌人的抢登就难以避免。

 但这对于大海来说,并算不了什么,他甩掉了上衣,累赘。

 光着膀子的于大海,如同脱缰的野驴,在追击的明军惊诧的目光中,竟然还能再次加速。

 小辫子已经成了六十度,这也是于大海的极限,甚至是超常的发挥。

 他的脚终于踩到了江水,可却没有停顿,趟着水前行十数步,身子猛地向前一蹿,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老子号称浪里白条,能潜水三天三夜,生食鱼虾而色不变。于大海劈波斩浪,以极为娴熟的狗刨式,奋力向着几十米外的江船游去。

 江水很凉,正好给于大海奔跑得发热的身体冷却了一下,他甚至还喝了口水,缓解了一下缺水的干燥喉咙。

 江船停止了远离,两名清兵跑到船边,等着接应这位泳技高超的袍泽。对于大海的奔跑和泳速,以及那潇洒的狗刨式,他们简直佩服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