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再婚前的内心活动

加入书签


艳阳天婚宴进入尾声,后续事宜,自有赵伟与高静。赵亮与陶娟站在过道前端,一一拜谢走出酒店的亲戚朋友们。

 一场婚宴结束,其实忙得很累。

 男主人,再忙再累都是欢心的。女人,又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

 这陶娟,本是一位原滋原味的乡村女,从小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支流,汉江南岸,吃的是自产的稻米饭,喝的是汉江水,女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美丽,虽比不上天上仙女,但是,一个个出落得水灵水灵。

 陶娟就是这样子,虽没有明星那般耀眼的风采,但是,绝对有一张对得起观众的脸。

 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陶娟,有幸读书,因总总原因,没能考上大学。

 高中毕业之后,与祖祖辈辈们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陶娟吹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在江城流浪的岁月里,结识了原配丈夫,双双在城里打拼,历尽艰辛,再加之有城里亲戚的大力帮助,终于在城里立足。从二十几岁就到了这个南方最大省城,虽然到如今已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是,总有一种融入不进来的感觉。就像黄篱笆和橡皮泥,看起来都可以捏出小泥人,但是,始终不能捏在一起。

 好在原配也是从农村到城里打工的人,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很是和谐。陶娟只想着与原配百头到老,从一而终是陶娟认为最完美的人生。

 天不随人愿,恩爱的丈夫出了一场意外,从此阴阳相隔。

 原配刚刚离世的那一年,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泪。

 好在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虽然自己,已失父爱,但是,已经能够体谅母亲的苦楚,还能反过来安慰母亲。

 罗秀红思想前卫,早已有心里准备,待母亲苦痛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说服母亲,晚年寻个老伴,安稳度过余生。陶娟自原配走后,从未有过重组新家的意念,想到女儿已经成人,生活没有过多压力,凭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晚年应该无忧矣。

 偏偏就有邻居同事,不停地劝解,要她莫想过去,只看未来。

 只要有年龄相符者,好心的同事朋友们都会介绍给陶娟。

 陶娟呢,总是婉言谢绝。

 后来,有同事介绍,说明赵亮的情况后,陶娟本不想见面,偏偏同事还上心,巧设饭局,假装巧遇,这样被动地见面了。

 既然如此,陶娟就想着先交往一段时间,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后来又正好要出国打工三年,正好考练考练这赵亮终究等不等得下去。

 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在已经进入手机年代,联络打电话方便。

 在这三年内,赵亮的儿子突然要开店,一时半会凑不齐款子,赵亮无意间说起。陶娟果断支持。当时陶娟并没有多想,那怕是不组合在一起也不用担心。因为介绍人两边都很熟,到时候有借有还就是了。

 这等待的三年,虽然不能见面,但感情基础打出来了。

 后来回国,赵亮穷追不舍,对女儿女婿非常不错,借给他们的钱,这么快就归还了,还补上一个大红包了。女儿出嫁,又行父辈之责,这样,陶娟才算真正同意与赵亮走在一起的。

 这赵亮,土生土长的城里人,那生活习惯与插班生可就不一样了。

 短短的几个月,陶娟就有了不一样的生**验。这体验让陶娟由衷地感觉到了自己的生活在不断提高。暗下决心,一定好好爱这一家人,力尽可能当好后妈,当然了,这后妈也好当,儿子媳妇早安家立业了。那就做一个好奶奶吧,这是陶娟的内心活动。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