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陶娟出国打工,赵亮耐心等待

加入书签


陶娟准备好了自己的行李,与一起出国的姐妹们在已约好的地点集合。

 赵亮早早的在指定的集合点等着,只与陶娟见了两次面,那陶娟的相貌在人堆里还是能够一眼就认出来的。

 见陶娟两手都拎着包裹,远远地走来,赶忙上前,接过右手上的大包裹,再准备接过左手的行李,陶娟说道:这个我自己拿,没事。

 赵亮依了陶娟的,两个人都拎着行李往前走,这里已经有两对夫妻到了,陶娟和赵亮把行李与那两姐妹的行李放在一块,只等其她姐妹来。

 赵亮也不方便说太多的话,只提醒陶娟,到了外面,多注意身体,莫要太累,到了边界地,记得打电话过来报平安,到了目的地,发消息给我。

 陶娟似乎没有什么不舍的,因为刚认识没多久。

 这次远行,是之前早计划好的。

 这是一帮原来打工的班子,带头的与人说好了合作三年,包括做工的人员在内。

 陶娟她们这一帮姐妹们,其实与在国内差不多,就是在服装厂做车工,做活的流程,工资,以及吃住等等都跟在国内一样的。只不过是把服装厂搬到巴基斯坦去做而已。

 行李放好了,赵亮把陶娟拉过一边,小声说:我呀,上次跟你说了,把你的照片留一张给我,我也没什么可送的,买个礼物给你带着反增加了负担,我们不比年轻人,不会浪漫,我这里就给你一个红包,需要什么自己灵活安排。

 陶娟客气地说:哎呀,这个不要,三年的时间呢,你也莫当回事。用手推开赵亮递过来的红包。

 赵亮拿着红包,笑着认真地说:你也不用担心什么,就当大哥哥关心小妹了,不管今后如何,我都会等你回来,就让我看着你的相片数天数吧。

 陶娟听了这话,多少有点激动,不如把准备好的照片给他,给今后的人生添加颜色,也笑着说了:那好吧,就满足你,希望你在家里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这才是我最大的牵挂。说完,拿出用小塑料袋装着的照片,递给赵亮,赵亮先把红包塞进陶娟的手里再接过照片。

 这会儿功夫,姐妹们都到齐了,还有送行李的一帮爷们,各自给老婆交待,要老婆到了之后,打电话回来。

 这一送别就是三年的慢慢等待。

 还未走到一起,就必须经过一场考验。

 一大群人正说着分别的话,车子来了,是老板包的一辆客车,直接送往机场。

 待汽车发动,陶娟在窗口向赵亮挥手,赵亮挥动着右手,直至看不到窗口边陶娟的脸,目送汽车消失远去。

 为了今后漫长的岁月,赵亮选择了陶娟,同时就选择了等待。

 需求与付出是对等的。

 汽车到机场,足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陶娟在车上就忍不住悄悄地打开红包,里面除了红红的票子,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娟,我会等你回来,照顾好自己,这点小心意,你提前兑好外汇。

 纸条的下面是赵亮的一张全身照,相片里赵亮比本人年轻帅气,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没有老婆的人。

 赵亮的老婆,在两年前生病走了,丢下赵亮与儿子爷儿俩,家里没个女人,人在家里,连空气都是沉沉地往下坠。

 陶娟的原配老公,在一场事故中伤亡,留下陶娟和女儿相依为命。还好是在城市里生活,陶娟有一个会做服装的手艺在城里勉强站稳脚跟,不至于失去了男人就不能活下去的那种,娘家是乡下,与城市隔得远,嫁到城里这多年,不可能再靠娘家人来帮助她们。

 人在大城市,生活格局打得开,就有爱操心的同事,为他们牵线,从外表上看,还是蛮匹配的。

 在同事极力地劝说下,两个人才见了面,彼此还行。都是过来的本份人,没那么多讲究,既没有触电的心动,也没有讨厌的感觉。

 倒是赵亮主动,见面之后自然留下了联系方式,有空没空就问候一下,寻找机会第二次单独见面。

 单独见面时,陶娟明确表示,即将出国打工,为期三年。

 赵亮先是一咯噔,然后说了:既然已经说好了了,不能食言,我等着。

 陶娟见赵亮表态迅速,见到了诚意,心里已经认可了。

 想到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长久下去,也会有闲杂之人和是非之事,不如有个依靠,免了好多闲言碎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