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志在千秋

加入书签


br />

    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从皇宫沿着御街一路向北出城。

    这是一次壮举。

    宫廷人员、文武百官、军队等等,队伍浩浩荡荡,旌旗蔽日。

    这是南宋王朝自定都临安城以后,第一次向北迁都。

    但这一定不是最后一次,建康也只不过是“行在”的级别。

    看着皇帝的銮驾缓缓而行,夹道相送的老百姓痛哭流涕。

    他们这是舍不得。

    也是感恩赵官家的所为,他做的事情老百姓是切身感受。

    现在,为了收复失地,为了振奋人心,为了表明决心,他做了别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

    往后这偌大的临安城,再也没有赵官家的身影。

    从此,临安城再也不是天子脚下。

    但临安仍然是南宋最重要的城市,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不会因为皇帝和朝廷的离开而发生任何变化。

    而且,临安周围几十个县,都已经有了番薯的影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番薯一定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东西。

    而广南那边,去年秋季播种的番薯,已经取得了丰收。随即,夏季的番薯也已经种了上去。

    而且种植面积倍增,普通老百姓家也拥有了种子。

    这玩意哪怕是只有一寸长,它就能给你长出一大撮出来。

    不过,现在的番薯可是奢侈之物,有些人还真吃不着。

    云南那边的番薯因为种植气候所影响,收成并不理想。但这完全不影响种子的培养。

    而且在春夏两季交换之时,番薯便重新播种了上去,种植面积也增加了许多。

    到了秋季,定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收成。

    另外,云南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自从朝廷的队伍去到了之后,吏治这一块得到了较好扶持和整治。

    而且很多技术人员自此在那扎根发展。不管是农业、工业、商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虽然有发生过几次叛乱,但规模并不大,更没有老百姓去支持他们。

    在云南总督杨用武、都统制吴天、首席参议官郝仁的协力平叛之下,叛军烟消云散,不攻自破,所以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五万百战之师,那可不是吹的。

    还有,鄯阐、腾冲两府分别在知府赵兴全、赵之良的管制下,成绩最为耀眼,是云南官员的表率。

    二十来天后,朝廷的大部队抵达建康。

    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赵官家和朝廷的到来。

    现在的建康,早就和一年多以前的有了很大变化。

    就连赵官家也在感叹建康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天后,朝廷总算在建康安顿好了。

    朝廷机构、官府开始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六月三十日,清晨。

    光复殿。

    光复殿是建康皇宫里举行早朝或者朝会的大殿。

    一殿多用,不奢靡浪费。毕竟这建康皇宫的级别也只是“行宫”。

    殿门上的“光复殿”是赵官家亲自命名和题写。

    殿内正中,也就是皇帝宝座的后上方,“志在千秋”四个大金字赫然醒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