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父女情深(一)

加入书签


从东北不远千里回到家乡的母亲鱼世臻,看到姥姥的康复,心里也是欣喜万分,又听到姥爷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喜悦还没来得及从母亲的脸上裉去。

 却又意外得知了姥爷去世时的真相,几乎令她窒息,差点彻底崩溃。

 心痛,却只能一直憋在心里,不知道应该对谁发泄。

 心痛,让她几近痴呆地默默坐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听舅妈再次说起姥爷去世时的情形,哪怕早已经知晓真相的两个姨妈还有舅舅,都难过得在默默馀泣。

 实在难以想象,一九六五年的冬月,全国刚刚结束最困难的时期,临近春节,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天寒地冻,生产队都已经休工了,全体社员也都放假了。

 一家人好容易捱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了。

 可姥爷鱼永泰,却突然选择了这时候离开人世间,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村东头的那口枯井,这究竟心里是有多绝望啊?

 这口枯井是村里早已经废弃的,里面的水倒是地下水,没有盐碱地表怪怪的咸味。只是,这口井一是离得村里太远了,二是已经太过破旧,所以才被人们废弃,只偶尔用来打水浇地或者饮牲口。

 当舅妈说到捞起姥爷的尸体时,他身上穿的是那件已经破烂的戏服,母亲终于摇晃了一下她的身子,昏倒在地上。

 母亲病了,好些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而且还一直高烧不退。

 这令我也十分焦虑,毕竟,在东北,我刚考取的重点高中即将开学了。但我总不能带着抑郁中的母亲回去吧,这让我如何向父亲还有两个哥哥交待?

 临近开学,我选择了在老家借读,刚好,大姨家二表姐是我的数学老师。

 大姨守在母亲身边落泪,忧虑地对我说:

 你妈妈呀,从小就喜欢把心事闷在心里,等到闷到了极致,便会爆发一场大病。

 说着,姨妈对我又说起了一件很久远的往事:

 那是五几年的初夏,母亲才被姥姥从天津带回来。她一直郁郁寡欢的,可能是夜里蹬了被子着了凉,第二天便发起了高烧。

 无奈,姥姥只好让她请了一天假休息。

 昏昏沉沉的母亲,这一整天,几乎没有睁开眼睛,一直昏睡着,就好象她已经好久没睡过觉了。睡梦中,她一直在呻吟着哭泣着。

 姥爷一下工就守在二女儿身边,不停地给她用冷毛巾敷在她的额头上。直到天明时,母亲的高烧才退了,而且还能起身喝点水了。

 姥姥进来东厢房,看看母亲醒了没,并且她还和姥爷说:这几天插水稻挣的工分高。

 看到姥爷的脸色变得难看后,才讷讷地又说道:

 要不,那就让二真再歇一天吧。于是,母亲才得以又歇了一天。

 等到天擦黑后,姥爷下工回来,又守在女儿身边。看到她能喝稀饭了,竟然高兴得要哭了。喝了稀饭的母亲有了点力气,也能下炕走动了,看得姥爷的眼睛都亮了。

 当然,姥姥的眼睛也亮了。

 可能是母亲因为长年劳动,身体素质很好的缘故吧,第三天早上,她就看上去已经痊愈了。

 生产队长是母亲本家的一个伯伯,他看到母亲上工,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还是担心母亲的身体没有复原,所以,便安排母亲在岸上做活,没让她下水田里插秧。

 只是,五月的天说变就变,明明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却已经乌云压顶了。眨眼间,刚听到雷声,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已经铺天盖地地横扫这一大片稻田了。

 华北大平原的田地里,一望无际,除了麦田就是稻田,插秧的人们根本无处躲藏,只好用手遮挡着越下越密的雨点。

 母亲虽然高烧退了,但身上依然不爽,如果测测体温的话,她应该一直在发着低烧。所以她穿了一件薄薄的汗衫里面,罩了一件棉布背心。可是被雨水打湿的棉布背心,紧贴在身上,以致于令她仿佛掉进了冰窟,冻得她的牙齿打着冷战。

 正在稻田里插秧的姥爷一看到下雨,赶紧光着脚向母亲跑了过来,他的动作不很灵活,不时地摔倒地泥泞的稻田里,他却是已经顾不得了,脑子里就是一个声音:臻儿身体还没有好,千万不能淋雨的啊!可是,等姥爷跑到母亲身边时,只见她全身已经淋湿,脸色却是通红通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