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失故人相怜同病 得知己莫道无情(三)

加入书签


    许东阳回到孟家时,方在丑时之末,天色尚未见亮。他心中知道孟归农已时日无多,哪里还有心思睡觉,连忙又来到孟归农房中。此时房中点着的蜡烛已燃到七八分,火光一跳一跳,似是随时都要熄灭一般,映得房内忽明忽暗。

    孟家兄妹两个仍陪在房里,湘灵两手搭在孟归农的床边,已然昏昏睡去,两条细眉紧蹙,似是梦里还在惦记着爷爷的病情。孟楚歌坐在椅子上打着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发出轻微的鼾声。东阳便也轻手轻脚地搬了张椅子,坐到孟归农的床前。

    此时的孟归农已是头发花白,原本微胖的身材已变得颇为消瘦,面色青黄,呼吸沉重,了无生气,全然没了当初富态的官宦模样。

    许东阳看了半晌,心中悲痛之余,想到这世上也许只有他才知晓自己的出身,如果孟归农离世,自己的身世也许就永远成了不解之谜。忽然之间,一个念头窜出来:马上将他摇醒,问问他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谁?他们因何离世?自己在这世上可还有亲人?为何如此狠心让自己一直无依无靠。

    正想着,忽然有如感应一般,那孟归农竟然微微张开了双目。东阳吓了一跳,还道是自己眼花,连忙用双手揉了揉眼睛,定睛看时,果然是孟归农已经醒转。

    东阳连忙起身上前,轻声道:“孟爷爷,你……你醒来了么?”他一出声,孟楚歌在旁也被惊动,待看到孟归农醒来,也是高兴不已,忙去唤了孟湘灵起身,三个小孩儿一起围坐过来。

    孟归农面色仍是十分灰败,但看来神智甚清,挣扎着想坐起身。楚歌忙道:“爷爷,您别急着起来,还是再歇息歇息罢。”孟归农摇摇头,费力道:“扶……扶我……”三人见他甚是坚持,连忙扶背的扶背,搭肩的搭肩,抬腿的抬腿,将孟归农上身扶起,靠在床头边。

    孟归农大口喘着粗气,好半天才略为平缓。他先是左右看了看孟家兄妹和许东阳,眼里露出几分慈爱之色,忽又想起什么,看着孟楚歌,口中含糊不清地道:“书……书,……斋……记……”

    东阳和湘灵均是不解,齐齐转头看向楚歌。孟楚歌侧耳细听,又略一思索,问道:“爷爷,你说的是书房里的书对不对?是不是那本叫做散斋杂记的书?”东阳和湘灵连忙又转头看向孟归农,见孟归农舒了口气,点了点头,显是说得对了。

    湘灵扶了扶孟归农的手臂,道:“爷爷,不是灵儿说你,你身子刚刚才好那么一点点儿,怎么就要费心费力的去看书?要我说,等回头你身子大好了,我们三个一字一句的读给你听好不好?”楚歌闻言也道:“是啊爷爷,咱们还是先不要看书了吧,不如我叫三叔给你煮点粥来喝?”

    孟归农听了二人的话,连连摇头,想说句什么,却一阵阵地咳了起来。

    许东阳因已听柳先生说起,孟归农其实已是油尽灯枯,时日无多,此时说起那本书来,定然不是想看看书那般简单,在旁道:“楚歌,我想爷爷此时说起那本书定然别有用意,你若是知道那本书在哪里,不妨去拿了来,看看爷爷有什么事情要交待。”楚歌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道:“嗯,那你们先照看爷爷,我去去就来。”

    孟楚歌出去只片刻,便急急的赶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札,正是书房里那本《散斋杂记》。

    楚歌从小便喜好读书,常常在孟归农书房里流连不去,孟归农见孙子知书达礼,敏而好学,自是高兴不已,因此孟家书房里的书籍,十之**都被楚歌翻过。但唯独这本《散斋杂记》,孟归农曾郑重其事地告诉楚歌,此书乃自己所记之数十年家国大事,不得其允准,绝不许私自翻看。那孟楚歌向来是个好孩子,既然爷爷吩咐了,就果然真的不曾私自翻过一次,只是猜测那应当是爷爷做县令时所记的一些秘闻,就算读了,大概也是不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