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总结会

加入书签


逆转赢得比赛。

   圣保利在次日上午完成恢复性训练后,特地召开了一场分析总结会。

   讨论与帕德博恩这场比赛的得失。

   外界对于这场比赛的评价,是好大于坏......

   大部分人认为,圣保利和帕德博恩各踢了半场好球,只是圣保利最终赢得了比赛。

   也有少数人媒体认为,圣保利明显是有问题,防守端的问题,由来已久。

   两条边路,一直都是薄弱环节,进攻能力“拖累”防守,始终都没有完美解决。

   帕德博恩把进攻火力集中在边路,一味的防守,终归是会出现纰漏,所以他们上半场就取得了进球。

   能力不够,那就应该换人,大家都建议圣保利应该尽快引进高水平的边后卫。

   说得容易,现实是哪有那么简单?

   且不说,身在德乙,无法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球员。

   单就转会费这个门槛,就很难夸过去。

   以圣保利的现状,让腾跃拿出几百万欧,去买边后卫,还是很难实现的。

   保罗,《图片报》记者,从当年记录腾跃球员时代开始,这些年一直在追随腾跃的脚步。

   他就在专栏里指出了圣保利上半时的问题,同时也隐晦的提醒腾跃,圣保利目前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自身。

   看得多,又善于分析,保罗明白,腾跃在上半时的战术安排,显然是托大了。

   保罗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双后腰的站位。

   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老问题了。

   如何解决战术适应人员,而不是人员适应战术。

   帕德博恩球员,齐洛夫22分钟的进球,固然是有边路防守的责任,但马库斯和梅赫林位置混乱,没能及时回防,这也是一个问题。

   圣保利的双后腰,都不是传统的中场防守球员。

   马库斯以前是踢组织性中场的,这个赛季才往工兵转型。梅赫林干脆就是前腰踢法,如果不是缺人和其良好的身体素质,腾跃也不会把他摆上去。

   当然,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致命的。

   比如,帕德博恩的那个进球,他们的失位就带来了严重后果。

   只是,这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

   圣保利的战术要求,采取高位压迫逼抢,从前面的马内,到最后面的拉波尔特,距离始终要保持在三十米以内。

   这就要求后腰的覆盖范围要广,跑动距离更长。

   这固然给技术性后腰提供了空间,但是也给本方防守带来了压力。

   同时兼顾两项任务,这对能力的要求太苛刻了。

   在顾童缺阵的情况下,马库斯被赋予了更多进攻串联的责任,频繁的压上,导致他经常性失位。

   而梅赫林,位置感不足的弱点,在被动场面的比赛中就被无限放大。

   什么时候应该前插?什么时候回防?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位置?

   这些东西,对马库斯和梅赫林的要求太高了,他们还没有达到如此精准阅读比赛的能力。

   就更别提,两名从青年队临时抽调的球员,他们纯粹就是来感受氛围了。

   积累经验就要承受不断的犯错,腾跃现在还没有这样雄厚的资本,来承受错误带来的后果。

   后腰的问题,主要就是位置感的问题。

   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在球场上,你不是电视转播镜头那种视角,更没有如游戏里的那种上帝视角。每个人都很容易在球场上“迷失”方向。

   只是,圣保利已经做得相对较好了。

   腾跃执教以来,一直强调的整体性,在训练中一直会刻意去营造位置感的概念。

   这是一个长期的累积和沉淀,需要时间来改善,无法一触而就。

   ......

   总结中,腾跃再次说到了自己的错误,将责任揽了下来,虽不过多纠结,但一定要认识到。

   一切向前看,犯错、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对于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腾跃也和教练组拟定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例如边路的防守。

   进攻方通常就两种选择,内切和下底。下底封传球,内切卡路线。

   说起来不稀奇,要同时满足能攻能守,就很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