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看来你们没缘分

加入书签


温盛钧自从到了云宁县,就几乎住在了田间地头。

他甚至让手下的匠人,在地头的空地上,给他搭了个小窝棚,日夜守着他的地,看着那甘蔗苗栽种,灌溉,亲自监察每一步操作。

这可惊呆了袁行之。

不止他,就连云宁县的各级官员,也都看傻了。

这是京都来的大官儿吗?

兼两部侍郎,皇帝的亲大舅哥!就一点儿架子、官威都没有吗?

他住在田间窝棚里……那他们这些比他品阶低的官员住在哪儿?

直接露天躺地里去吗?

云宁县县令,委婉得把各级官员的意思,转达给了温盛钧。

温盛钧笑笑,“我倒没有想那么多。此事,乃皇上和皇后娘娘极为看重之事。”

“如今已经九月初,按说种下的略晚了。秋甘蔗,也该八月种。所以,我不敢大意!”

“待到十二月收成之时,皇后娘娘会根据品相收取甘蔗,也会给地主、长工们红利。”

“事关这么多人的利益,我更不敢掉以轻心呀!”

“所以,唯有躬亲住在田间地头,才能安心!”

各级官员见他固执,劝他回去,让他下榻在县令府上用好酒美姬招待……都诱惑不动。

索性也就不劝了。

“随他去呗!咱们又不是没劝!”

“劝了他不听,谁还能把他绑回来?”

“哼,甜竖杆儿嘛,取个新名儿,就改天换日了?甘蔗?大利?呸!”

甜竖杆儿,是当地官员给甘蔗取的俗名儿。

温盛钧知道,这些地方官并不看好种甘蔗一事。

他们话里话外,都透出了鄙夷不屑的意思。

但温盛钧尝过这甘蔗,他也记得温锦向他描述这甘蔗作为水果出售,以及用于制糖之后的情形。

可以说,即便不为了建学,就甘蔗本身的价值意义,都值得他倾注心力。

温盛钧这个年轻的读书人,京都里来的大官儿。

天天跟老农民似的,背着手,手上拿着书,常在田间地头走。

他鞋上,衣裤上沾了泥土,从不见他嫌弃。

但见那甘蔗苗成活了,叶子青翠油亮,便能从他脸上看到温润直达眼底的笑意……

百姓们倒是很喜欢这位京官儿。

长工们也爱听他说话。

他说话语气温柔,没有大官儿们鼻孔朝天的架势,也不晦涩难懂。

温盛钧刚来不到一个月,就收获了许多“粉丝”。

“他跟咱们这儿的官儿不一样!长得清秀,真好看!”

“他长得白净又秀气,却一点儿不嫌弃咱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他那么好的鞋子,弄脏了也不见他嫌弃!”

“他昨儿讲学啦!他说农闲的时候,谁想去听,就去听!有问题也可以问!”

温盛钧在他的小窝棚前头,以天为顶,地为席,设置了个简陋的“学堂”。

他以民间小故事为引子,给百姓们传授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经典文化。

他为人温厚,语调轻快,故事活泼灵动……

很快,来听他授课的人越来越多。

课间的时候,好些并不是长工的“学生”,也都跟着他,挽着袖子去地里免费干活儿。

“先生不要束脩,就当我们用体力交束脩了吧!”

盛天月到地头来找他时,就见这幅情形……

当地的百姓们,给他送吃送喝,跟他一起干活儿。

还有好些女子,自发地替他收拾家务,他换下的脏衣服,她们抢着替他洗。

盛天月忍俊不禁。

但她冷不丁地注意到其中一位姑娘。

她几乎每次来,都会遇见那姑娘。

那姑娘每次听温盛钧讲学时,托着两腮,眼底星辉熠熠地盯着他,忘我又出神。

盛天月忍不住怀疑,她究竟是在听温盛钧讲课?还是看温盛钧看出了神?

这会儿,那姑娘又提着茶壶,拿着一只茶碗,追到地里,倒水给温盛钧。

温盛钧接过茶碗道谢时,那姑娘竟掏出帕子,替温盛钧擦汗。

温盛钧躲了一下。

那姑娘乐得咯咯直笑,一点儿也不扭捏。

盛天月不由眉头轻蹙,她朝那姑娘走去。

“哟,原来是袁四小姐!”盛天月认得她,是袁行之家里行四的姑娘。

她上头三个姐姐都已招婿。

她今年也该及笄了。

袁四小姐朝她蹲了蹲身,“盛小姐!”

“袁四小姐来得挺勤啊?最近不读书了吗?”盛天月随口问。

袁汉君道,“读书!我最近读得可起劲儿了!温大哥讲地,可比我爹给我找的先生讲地好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