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外务

加入书签


    老刘叫我是因为这么一个事,山底下派出所先接到了群众报警,说他们村附近山里的河沟边边,因为最近一直下雨山里泄洪,冲出来个墓,叫警察同志去瞧瞧。

    严格来说这可以不算派出所的负责范围,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就把这事顺手交接给隔壁的文研所,文研所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本来人手就不够,本来最近几乎所有人员都在忙一个唐藩王的墓,之前秦王墓都抽调了大量人力,还是同市上联合发掘。

    现在又要另外协调人员外出去新的现场,一时之间实在抽不出时间和人手,听报警群众的描述初步判断这个墓的规模不大,听描述的规格根据县志推测时间应该是晚清到民国时期,且不是当地村民的祖坟。

    所里决定让协助的贾师带着我先去看一看,对这座墓做初期考察的基本测量,总之先保护起来了解下情况,确定好墓的基本情况给所里汇报,再根据它的性质判断接下来怎么处理。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更何况只要简单的帮忙干些活就能吃公家食堂,免了开灶的麻烦,虽然说就算啥也不干,我也能腆着老刘的老脸去蹭,但我还是有羞耻心的,更乐意干点活作为报酬,所以我很乐意他们给我派活,这样才能吃得我问心无愧。

    而且我经常做的无非就是这些,自小耳濡目染,具体该怎么做已经相当老练,年龄十七工龄十一,要不是我看着显小,其实都不用人带我,我自己就能把事办了。

    陕西是14朝古都,尤其关中这一片,四关之中,东临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为武关,北有萧关。

    地理位置占据优势,进可攻退可守,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各方都很看好。

    狼烟四起之时,兵家必争之地。

    从周开始到唐结束,这里见证了太多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辉煌时刻。

    周时期陕西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是非常好的,周人善于耕种,人们勤劳有智慧,随着时代发展建立政权,取商而代之;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连接欧亚大陆,开辟官方认可的丝绸之路;还有经过贞观之治之后,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

    毕竟是天子脚下,文化底蕴浓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带动居民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的中心使得人口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时代变迁也使这里集中有更多的坟墓。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从商周至民国,墓葬的时间跨度大,分布较为密集。

    之前在西安,就跟着老师去了好几个考古现场实地学习,他们也会调侃说,地上住的人没地下的多。

    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混乱时期,关中地区的盗墓活动猖獗且屡禁不止,由古至今,数不胜数。

    盗墓,是相比于抢劫活人、打家劫舍这些活动之外,低投入、损失小、成本低、成功率高、轻易能够发财致富的绝好方式,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贯彻“古为今用”的思想理念,为避免暴露,他们在月黑风高之时行动,天光未亮之时结束,还轻易不会在阳间落下坏名声。

    每个时代都有盗墓贼的身影,他们争分夺秒,敢在人们察觉之时,迅速进入得到最有价值的商品再离开,只要他们够快、够隐蔽、够迅速,降低被怀疑的可能性,等有人察觉也晚了,只能看到他们炸毁的盗洞,不知道他们是谁。

    他们是“闷声发大财”的地方黑色商人、行动派、不存在道不道德。

    我听一些老师傅说之前的故事,曾经的盗墓贼很放肆,引起村民怀疑就收买或者撵走,拿村民的亲人威胁;曾经有猖狂到,能冲到考古人新发掘的墓葬中,举着枪、刀具,绑了文物工作者,把队员清理的东西装车拉走,威胁要杀其全家,甚至把人打的住医院;七几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知青,那次也许是和盗墓贼起了冲突,一时失手被活活打死,那伙盗墓贼不简单,上面的老爷关系亨通,父母被塞了钱死死堵住嘴,之后很快不了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