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除夕(一)

加入书签


    元琮假死脱身的法子定了下来,各项事宜都紧锣密鼓地安排,赶在中秋之后,元清和杨书忱回京的那天万事俱备。

    元琮毕竟年轻,经过太医院的调理,已经恢复了健康。加上即将开启新生活,精神竟比原先还好上几分。

    最后的分歧,出在假死的时间上。

    景成帝希望元琮过完新年,最后一次以太女的身份告祭先祖。元琮却坚持要在新年之前,将新年祭祖的任务,交给元琦,为她的太女之位铺路。

    二人争论许久,最终还是元琮说服了景成帝。

    “自儿臣有记忆开始,每年的除夕,母皇都是和朝臣们共贺新岁。儿臣时常羡慕平民人家,新年能和家人一同吃年夜饭、守岁。后来父后走了,这个心愿更是成了奢望。今年,儿臣任性一次,抛开太女的身份只做女儿、母亲、妻主、姐姐、妹妹,跟家人一起过一个普通人的新年。”

    景成帝罕见地沉默了许久,终于同意了元琮的安排。

    景成三十二年中秋之后,太女元琮的病情愈发沉重,景成帝日夜忧心太女的病情,也病了一场,朝中大小事务都交给嘉亲王元琦处理。

    景成三十二年十一月五日,太女元琮药石无医,于东宫薨逝,谥号敬怀。景成帝痛失长女,一下子病倒了。嘉亲王元琦操持敬怀太女丧仪,无一疏漏。

    景成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敬怀太女灵柩葬入皇陵。敬怀太女新丧,景成帝病体未愈,取消皇室一切宴乐。

    除夕,久未开启的长乐宫膳房中一派热火朝天,各色菜品流水一般端进了正殿之中。

    正殿的暖阁内,银丝碳在底下烧得旺旺的,熏蒸着丝丝的瓜果清香。正在病中的景成帝坐在首座,已经“病逝”的敬怀太女紧挨着她坐在下首,另一边是元清和杨书忱。元清的幼子在暖阁里嬉笑着跑来跑去,是宫中少见的热闹景象。

    卫念秋顶着一身风雪进了正殿。

    景成帝笑看着他怀中的元菲:“菲儿睡了没?抱过来给我瞧瞧。”

    卫念秋将元菲交给候在一边的青岚,正欲行礼,元清制止道:“三妹夫快别了,娘亲已经说了,今日是家宴,只叙伦常,不论君臣。”

    卫念秋笑着福了福:“女婿给母亲请安。”

    这才又抱过元菲,交到景成帝手中。

    元清的长女已经十多岁,过两年便可婚配,最小的孩子也已经三岁,正在暖阁里玩闹。元琮仅得一子元萝,也已经十余岁。元菲这样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对她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都围到景成帝身边去逗。

    杨书忱笑着问:“不知三妹几时能回宫?”

    卫念秋碰着手炉在桌边坐下:“方才打发人去城门外看了,风雪太大,脚程慢了些,约莫得掌灯时分才能到了。”

    景成帝逗了元菲,又拿了饴糖哄元清的幼子,真真的含饴弄孙。

    刚命人点上烛火,元琦便携着一阵寒风进了大殿,她身后还跟着元琮的正君刘云和独子元萝。

    元琮“病逝”,刘云带着元萝“寡居”皇陵。虽然病逝是假,但避免露出马脚,刘云带着元萝实实在在住了一段时日皇陵,直到今日除夕,元琦代皇帝祭祖后,才把他们接回来。

    卫念秋起身替元琦接下大氅,又递了个暖炉给她。另一边元萝已经挽着刘云,和元琮一家团聚了。

    元清笑道:“这下可是齐全了,三妹快来喝杯茶暖暖。”

    元琦喝了杯热茶,又捧着手炉暖了一会儿,才终于把一身寒气驱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