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破局(三)

加入书签


    这件事目前情况扑朔迷离,主审的能力、立场就显得十分重要。

    “臣有个提议,还请陛下定夺。”说话的是督查院院正薛绍。

    薛绍出身薛家,在景成一朝之前,可谓是掌管着大周九成以上的兵马,权势盛极一时。景成帝登基后,薛家急流勇退,主动交出兵权,由武转文,依旧保留了顶级士族的荣光,与出了皇后的大周第一士族卫家相比,某些方面还要略胜一筹。

    “薛爱卿有何提议?”

    薛绍躬身行礼:“东宫之中发现违制之物,当由刑部主理,但此事涉及太女,不可等闲视之。臣以为,督查院监察百官,同样也应当监察刑部之职,此案由刑部和御史台同审,更为合理。”

    刑部虽是四皇女的势力范围,但有刑部尚书韩雯雯压在上面,这么重大的事情动不了什么手脚。

    御史台最高长官岳池是卫执芸的同门,御史台之上还有薛绍。薛绍和太女正君的母亲刘霞,和现任枢密院院正卫舒,在伊昌同僚多年,交情比起中原的这些士族更深一些,对太女也是有利的。但同时,薛绍的正夫出自金陵赵氏,和四皇女的关系匪浅。

    她提出的御史台和刑部共同审理,却又刚好不偏不倚,平衡各方势力,景成帝极有可能同意。

    果然,景成帝听了她的提议,微微颔首:“准了。着令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共同审理,其余朝臣无条件配合,不得推诿延误,否则以同谋论处。”

    “母皇,儿臣也有个提议。”

    众人心中各有盘算,但主审的人选算是定了下来,不料元琦突然开口,打破了这微妙的平衡。

    “你有什么提议?”

    “东宫之中发现违制物品,是朝事,可也是母皇的家事,是宗室之事。儿臣认为,此事还应当有宗室的监察。”

    此话一出,连薛绍都皱眉。

    吕宋归顺时,一份功劳送到了陵阳郡王元玮手中,谁不知道现在掌管宗室的扶阳郡王,已经成了元琦的人,她现在要在这件事中强插一脚,对太女来说是福是祸?

    众人一阵沉默,元琅出列反驳道:“儿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东宫的违制品的确出自太女姐姐的授意,那可是谋逆的大罪,不是宗室能过问的罪名。现在有刑部和御史台会审,三姐有什么不放心的,何必这么心急呢?”

    话中有话,元琦只做不知,向景成帝道:“母皇,这件事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太女姐姐都是宗室之人,由宗室监察审案的过程,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问题,六妹何故反对?还是说怕宗室发现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元琦一向低调和善,这还是第一次在朝堂上强势与皇女呛声,连景成帝都觉得稀奇,看了她两眼。

    元琅何曾被人在这样的场合下面子,还要反讽回去,只听景成帝开口:“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青岚,宣旨,封陵阳郡王为禁军中郎将,负责看押太女,扶阳郡王监审。”

    不仅准了元琦的提议,甚至变相将太女的安危交到了她手中。

    众人有些摸不准皇帝的意思了。

    虽然三皇女和太女一向交好,但是太女有更值得托付的卫家,交给三皇女究竟是信任她对太女的心,还是已经有了废立之意?

    有了太女这件事儿,其她的事情比起来,都是微末之事。朝会时间不长,带来的震动却是巨大的。

    散了朝,元琦马不停蹄赶往东宫,却被门口的禁军拦住,不仅见不到元琮,连太女正君刘云都见不到,所有东宫主事的人,都被看押起来,不得与外界通传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